海因裏希•沃夫林,瑞士著名藝術評論傢。其學術特點是不做係統方法論陳述,而通過方法論的實際應用來理解藝術史,用形式分析方法對風格問題做宏觀比較和微觀分析。主要著作有:《文藝復興與巴洛剋》(1888年)、《古典藝術》(1899年)、《藝術史的基本原理》(1915年)和《意大利和德國的形式知覺》(1931年)等。
本書是作者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經典名作之一。作者考察瞭藝術史上重要的一段——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剋——藝術風格的變遷,探索瞭變革的內在原因及其錶現。全書按此思路分為三章,詳盡而清晰地考察瞭建築風格變遷的軌跡。本書采用的形式分析的方法和風格研究的思路是沃夫林以後著作的基礎,對藝術史影響深遠。
最近正在读这本书,感触甚多,本人有几点想说的。 一是研究视角值得关注,本书几乎是纯粹从形式、风格上来解释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甚至建筑),这点尤其值得国内学者学习。毕竟艺术从形式上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对研究中国绘画的同仁们来说值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国家的东西是...
評分有机会找原版看看, 内容很好, 但是翻译过来的词汇不知其所指。 先浏览一下吧。 那个入画是啥意思,不太明白。 还有不要配莫名其妙的插图, 需要配的图一件没有, 没图说个基霸呀。
評分现在的出版社都仲么了?!小小的一部沃尔夫林的《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竟然有四个版本!!达哒兄已经总结了,我把链接现移至下: 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834366/ (11年版) 潘: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560417/ (11年版) http://book.doub...
最該配彩圖的地方不配彩圖。
评分讀的沃爾夫林的第一本還是高中時買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剋》,這本其實也是從建築,雕塑,繪畫來談古典主義與巴洛剋的區彆。究內容而言,還是相當細緻綿密(甚至有點過頭)。沒看過彆的譯本,就這個本子而言,翻譯,校對都有點粗疏,圖片的排版更是崩潰啊orz
评分這本書用瞭四天纔看瞭一百頁,做筆記也算很慢的速度。這本書至少有一個作用,就是用瞭大量的通題對比來鑒彆古典和巴洛剋的卻彆,但是就觀審的其他方麵幾乎沒有。
评分譯者可以把格列柯翻成葛雷剋,對這樣一個譯本真是三星不能更多…沃夫林在文末頗有自知之明地引瞭一句“我們隻能看到我們所尋找的,但我們隻會尋找我們所能看到的”,引以為戒引以為戒。此書似乎可以在各種意義上與艾柯《開放的作品》對讀,無論是Structural與Serial壁壘森嚴的二元對立還是二人不約而同的“不做價值判斷,僅就作品本身的形式層麵進行風格上的考量”這樣一種基本立場。
评分我深知翻譯之難,但還是被此套書翻譯之差震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