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的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

清代前期的政治认同与历史书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陈永明
出品人:
页数:33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5849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明清史 
  • 清史 
  • 历史 
  • 思想史 
  • 陈永明 
  • 文化史 
  • 國家認同 
  • 清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旨在探讨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内,朝野如何通过对南明(1644-1662)兴亡的评述及南明历史人物的臧否,互动地建构了当时的社会话语,并因时制宜地塑造了对这段历史的集体回忆。

综观清代头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在争夺对南明史的解读权时,官、私之间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清代康、雍、乾三代君主虽极渴望垄断社会话语的领导权,但在建构对这段历史的社会记忆过程中,他们却无法做到完全随心所欲,而须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所约制。由于统治者没可能全面控制整个意识形态角力场,故他们在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诠释历史时,仍须与汉族知识分子寻求共识,并在若干历史问题的观点上作出妥协。这亦解释了,何以在禁制社会上南明史异读的同时,统治者也不得不不断修订本身的论点,力求提出合乎华夏文化传统的解读理据。清政府对于南明“忠臣”评价的转变,便是此方面较为突出的例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明清易代评判贰臣的标准就是你是否在明代出仕做过官,如果只有功名而没有在明代做官,这就为清人,不为贰臣。光头党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明代气节之夸大恰恰是乾隆为塑造忠君爱国思想所搞出来的产物

评分

有些史料反复出现,但总体尚可。

评分

让我对民族主义和文化主义有了新的认识。逻辑清晰、论述细致的同时能够做到语言浅近流畅,这一点我觉得很难得。

评分

有启发,但是几个观点几个材料在几篇文章里翻来覆去。其实他论述的几种现象在宋末元末都是如此的,这种现象挺值得考虑的,所以明清之际的特殊性需要重新考虑。忠臣问题的起源也很有趣

评分

往返南京的火车上读完的。庸常的见解,清浅的文字,简单的论述。真的很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