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第三卷)

新史学(第三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黄兴涛 编
出品人:
页数:333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4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1070217
丛书系列:新史学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新文化史
  • 黄兴涛
  • 历史
  • 新史学
  • 杨念群
  • 社会史
  • 汪晖
  • 新史学
  • 第三卷
  • 历史研究
  • 学术著作
  • 现代史学
  • 批判史学
  • 历史方法
  • 思想史
  • 学术史
  • 史学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史学》是探索史学发展新路的连续出版物,已出版两卷。本卷洋溢着新文化史的气息,注重从观念与社会、学术与信仰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问题,剖析精彩个案,如马钊从女性视角对“职业”概念与话语历史内涵的别致揭示,曹新宇对传教士汉学向汉学人类学转变的谱系学分析,李淑珍对林语堂信仰历程的细腻把握,让人深感学术的魅力。另外,知名学者汪晖、王铭铭的文章也为本卷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序言: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
概念、观念与话语
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谈中国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种研究模式,或“概念史”的来龙去脉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
概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概念是代号,是思想的出口
典型的误解
概念史研究的必要装备
马钊:女性与职业:近代中国“职业”概念的社会透视
“职业”定义:一个词汇的演变
“职业”内涵:工业经济和生产性劳动
职业的空间和时间:女招待的节奏
职业、就业、失业;妇女的经济基础
职业与革命:受压迫女工的出路
余新忠:防疫·卫生行政·身体控制——晚清清洁观念与行为的演变
引言
传统认识中的清洁与疾疫
卫生防疫视野下近代清洁观念的生成
作为卫生行政的清洁行为
健康或者自由:身体的近代选择
结语
黄兴涛:新名词的政治文化史——康有为与日本新名词关系之研究
日本新名词引入、传播的动力和途径
从《日本书目志》到《日本变政考》——康有为使用和传播日本新名词的文本考察
“改良”与“社会”:康氏新名词实践的意义和特点
新名词传播之反响与1904年康氏的反戈一击
教训梁启超与坚执国粹论:议论及反思
文本、知识与信仰
王道还:《天演论》原著文本及相关问题
前言
赫胥黎的罗曼斯讲座讲词
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偏激个人主义”?
赫胥黎对斯宾塞的批评
世变日亟
花园与丛林
讨论
邱澎生:清末两种中国“百科全书”的经济与法律之学
前言
《洋务经济通考》中的“经商”与“礼法”之学
《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的法律与经济“新学语”
实用知识的建构与断裂。
曹新宇:异端的谱系:从传教土汉学到社会科学
引言:历史主义式的韦伯批评
韦伯的汉学知识来源、
汉学家的异端发生学
韦伯式的异端动力
汉学家的同龄挑战者
小结
李淑珍: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论林语堂的二度改宗经验
前言:林语堂的“一团矛盾”
东风与西风
从清教徒到异教徒
二十世纪道家
回归精神原乡
结论
视线交错的思考
汪晖:跨体系社会与区域作为方法
两种区域主义叙述
地方的非地方性:稳定与流动的辩证
区域的中心一边缘及其相对化
两种或多种新势力
时空结构的差异性
横向时间与政治文化的非人格化
王铭铭:线条与结构,人物与境界——文明、历史形态与人生史
结构、形态与“治乱”
“天才”与文明:克虏伯与杨联陧的论述
莫斯、“人物论”与传记
文明、人生史与人类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系列里最符合个人口味的一册之一。以后应该是会买的。在意的点:1,开篇黄兴涛老师讨论文化史与概念史关系。和孙江老师的社会史-概念史视角花开两朵各表一支。2,方维规先生对于概念史的系统论述。3,马钊的女性-职业观的尝试(框架很好)4,关于高延的宗教研究的发明。放在马克斯韦伯和西方对华宗教学研究的视阈下。5,余新忠老师的和马钊老师的框架不同。但是层次清晰。分多个层次做历时性研究。也有好处。关于百科全书的研究略略翻过。林语堂那篇文笔好。王汪二位看个理论热闹。

评分

本系列里最符合个人口味的一册之一。以后应该是会买的。在意的点:1,开篇黄兴涛老师讨论文化史与概念史关系。和孙江老师的社会史-概念史视角花开两朵各表一支。2,方维规先生对于概念史的系统论述。3,马钊的女性-职业观的尝试(框架很好)4,关于高延的宗教研究的发明。放在马克斯韦伯和西方对华宗教学研究的视阈下。5,余新忠老师的和马钊老师的框架不同。但是层次清晰。分多个层次做历时性研究。也有好处。关于百科全书的研究略略翻过。林语堂那篇文笔好。王汪二位看个理论热闹。

评分

马钊的文章引入生硬而且滑稽,对于职业概念与女权之间的思考也显得一厢情愿和武断,未考虑传统因素,对女性动员中职业到底是被动还是主动也语焉不详。此外,如果不能考虑职业与男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其对女性影响的思考也就显得过于孤立。黄兴涛的文章一直让人有疑问,发现最早的用法,然后呢?邱澎生的文章是强作解人的典范。本书严重反映了黄兴涛个人关于概念史的旨趣。

评分

马钊的文章引入生硬而且滑稽,对于职业概念与女权之间的思考也显得一厢情愿和武断,未考虑传统因素,对女性动员中职业到底是被动还是主动也语焉不详。此外,如果不能考虑职业与男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其对女性影响的思考也就显得过于孤立。黄兴涛的文章一直让人有疑问,发现最早的用法,然后呢?邱澎生的文章是强作解人的典范。本书严重反映了黄兴涛个人关于概念史的旨趣。

评分

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马钊的女性与职业的切入与如何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形成新的问题,如何论证“清洁”的含义转变,黄兴涛的名词所围绕的主线,都是非常值得揣摩的。后文曹新宇,汪晖,视野广,起码在论述上是一流。这本书的收录的多是十多年之前的文章,但读来还是很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