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珍妮·H.巴兰坦(Jeanne H.Ballantine),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怀特分校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教育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国际研究以及全球女性问题。她在哥伦比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日本、巴西、西班牙、意大利、卢旺达(富布莱特学者)等多个国家,在中国也做过讲座和研究。她在国际社会学协会、美国社会学协会、应用社会学学会等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她学术成果众多,现已出版五本著作(每本都再版多次)并发表大量论文,她曾荣获包括美国社会学协会颁发的“教学杰出贡献奖”在内的许多教学和科研奖项,弗洛伊德M.海默克(Foyd M.Hammack),美国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学院教育与人类发展系社会学教授。其研究兴趣集中在中等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问题上。近期著作有《当代综合高中》(2004)、《立法及教育权利诉讼之路:纽约和洛杉矶的对比》[《美国教育期刊》,2010(5)]、《社会资本、财政知识以及西班牙裔学生的大学选择》[合作,《高等教育研究》,2010(5)]。与布莱恩·卡罗兰(Brian Carolan)合作编辑了《教师学院纪实》中有关小规模中学的一辑特刊(2008)。

熊耕,博士,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高等教育。

王春玲,硕士,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教育,高等教育,外语教学。

王乃磊,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珍妮·H·巴兰坦
出品人:
页数:308
译者:熊耕
出版时间:2011-10-3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42838
丛书系列:社会学译丛·经典教材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教育社会学 
  • 教育 
  • 教育学 
  • 教材 
  • 美国 
  • 方法论 
  • 阶层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珍妮·H·巴兰坦、弗洛伊德·M·海默克所著的《教育社会学——系统的分析(第6版)》的问世反映了本书受欢迎的程度和作者在学术上的与时俱进与精益求精。与以前的版本相比,第6版突出了视角上的全面性、时代性和跨文化性的特色。

它运用开放系统模型做框架,从多个理论方法及其运用出发,联系当前教育问题,分析了学校中正式组织的结构、目标和过程,非正式制度中的隐性课程、教育氛围,影响学校内部的外部环境,包括财政、家长以及社区利益集团,高等教育改革以及各国高等教育现状等主题。

另外,《教育社会学——系统的分析(第6版)》每章增设了“运用社会学”栏目,提出各种问题以供思考、讨论以及实践,帮助学生实际运用本章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

评分

国内可以买到的几本《教育社会学》的国外教材之一。本书从教育社会学的概念、理论、社会分层、教育平等等形而上的问题开始讨论,进而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学校、学生、课程、制度、外部环境等教育元素。最后从全球视角利用比较的方法讨论了各国的教育系统,进而探讨教育运动与变革。抛去文献参考,全书内容只有248页,却涉及教育社会学的方方面面,作为了解“教育社会学”的教材,总体来说本书很好,不过很多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需要我们针对感兴趣的课题再去扩大阅读。本书是典型的“外国教材”,理论说理不多,很多内容都是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的,不算枯燥,可读性较强。但是教育的社会性极强,本书介绍的大量问题与实践都是老美的,因此指导中国教育还需要深思而慎取。本书的翻译较差,翻译不准确,理解起来有些费力,减一星。

评分

各方面用力过于均匀,以至于没有一个能统摄的理念,读起来不太尽兴。但忠实地介绍了几种流派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这一点倒是不可埋没的。国内相关的译介还是太少,很多只能画饼充饥了。

评分

各方面用力过于均匀,以至于没有一个能统摄的理念,读起来不太尽兴。但忠实地介绍了几种流派的教育社会学思想,这一点倒是不可埋没的。国内相关的译介还是太少,很多只能画饼充饥了。

评分

国内可以买到的几本《教育社会学》的国外教材之一。本书从教育社会学的概念、理论、社会分层、教育平等等形而上的问题开始讨论,进而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学校、学生、课程、制度、外部环境等教育元素。最后从全球视角利用比较的方法讨论了各国的教育系统,进而探讨教育运动与变革。抛去文献参考,全书内容只有248页,却涉及教育社会学的方方面面,作为了解“教育社会学”的教材,总体来说本书很好,不过很多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需要我们针对感兴趣的课题再去扩大阅读。本书是典型的“外国教材”,理论说理不多,很多内容都是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的,不算枯燥,可读性较强。但是教育的社会性极强,本书介绍的大量问题与实践都是老美的,因此指导中国教育还需要深思而慎取。本书的翻译较差,翻译不准确,理解起来有些费力,减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