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史劄記》為作者讀史之筆記,撰成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與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齊名。《廿二史劄記》共36捲,補遺1捲,係對《史記》、《漢書》直至《明史》等曆代正史進行考證之作。趙翼考史的重點,不隻停留在對史書文字的校訂,更側重於對史書內容異同和得失的考訂。他考史的資料來源,大多為正史,兼或引證雜乘稗史。其考證方法多以正史證正史,兼用本證、互證及理證等方法。在考史的基礎上注重議論,是《廿二史劄記》的又一個特點。這裏既有關於史學的評論,也有關於史事的評論。在史學評論中,趙翼對曆代史書修撰的得失,分析周到,持論平實,其中不乏至今仍值得稱道的重要史學見解。本書由上海古籍齣版社編審曹光甫先生校點。
这两天和几个哥们在网上交流,不知怎么回事忽然聊起了天人感应。说实话,我对于这个词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只知道好像和董仲舒有点关系。一年前为了论文通读《汉书》时,也曾读到《董仲舒传》里面的《天人三策》,这三篇文章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极大,只是我对它不感兴趣,当...
評分本書極其優秀,是我讀過最好的史評之一,和王船山先生的《讀通鑒論》可以說同等價值。 關鍵是其總結了不少歷史規律。還有很多縱向對比。例如其論寒士就很有見解。論明史等等,讀了此書,無數的規律可以參考。 趙翼的其他書也很不錯。陔餘叢考考據也很詳實,我非常喜愛。
評分“本书是清代史学家赵翼的一部著名的读史札记,书中对各朝历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统的论述,考辨订正了重要史实。本书自一九八四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欢迎。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决定重印此书。重印之前,作者对全书的内容作了修订补充。” 作者对全书的内容作了...
評分一、司马迁作史年岁及班固作史年岁 此二札看似考证司马迁书《史记》和班固作《后汉书》所用的时间,其实不然。精彩之论出于下面一段: “李延寿作南北史凡十七年。欧阳修、宋子京修新唐书亦十七年。司马温公作资治通鉴凡十九年。迁作史记之岁月更有过之。合班固作史之岁月并观...
評分凤凰出的书基本都是新版子,字迹清晰,适合我这种眼睛不好的人。这本书把王树民的一些成果也放在里面,还是比较超值的。 同时买了学术笔记丛刊本的《陔余丛考》,发现字小排得又紧,只有句读,看得我眼泪都出来了。书局真懒。
讀完纔發現趙甌北是清人中被民國學者引而不注最頻繁的人瞭:陳垣早年為報社寫的文章大量引用此書遼金元部分內容,陳寅恪的隋唐淵源引用瞭他唐代宦官多來自邊陲地區的發現,呂思勉《秦漢史》中用貴族平民升降解釋楚漢之爭、《白話本國史》中秦檜是賢相的結論、田餘慶《拓跋氏探》北魏子貴母死製的論述,靈感或多或少都來自此書。
评分議論精到 翻案有趣
评分斷斷續續,讀瞭3年,終於完工。
评分非常好。這本比《鑒論》好得太多瞭!!!
评分三本裏麵數這本最有趣瞭,很多細碎有意思的點,見解也很獨到,感覺每條都可擴寫成一篇小論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