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Hoyt Tillman),1944年生。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兹(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毕业后,他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南宋时期,中国文明正面临严重危机,而正是对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忧患,在当时的儒者间引发了“道德伦理”与“事功伦理”之争。“明道谊而计功利”,遂成为冲出程朱框架的新口号,显示出儒学发展的新倾向。在“责任伦理”的原则已成为共识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思想脉络,或可为儒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回应,寻找到传统的哲学资源。
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田浩教授的《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这本成名作,在新发现的陈亮作品的支持下,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之辩,从而再现了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历史性。缘此,《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被汉学宗师史华慈推许为自己所读到的“以西方语言叙述宋代儒学思想多种特征的最生动、最易理解的作品之一”。
完完全全用现代哲学术语,甚至伦理术语在分析。非喜别喷。 在宋明哲学史中一般较为侧重朱陆之争,因为二者就此开辟出理学和心学两条不同路数,尽管朱陆二人在世时为不断弥合差异而努力。在宋代更广阔的哲学思想背景下,朱子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浙东学派也有重要的争论,一般将陈亮...
评分《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读后感 文/高翔 一, 读书的感想 “这本功利主义儒家,看得我不爽之极 一本200多页的书,书名叫《陈亮对朱熹的挑战》,结果写到了100多页,才进入正题! 用词弯弯绕绕,行文曲曲折折,语气古古怪怪,文章散散乱乱。”这是一个朋友的评...
评分田浩(Hoyt Tilman)是一位美国汉学家,师从史华慈和余英时,从其著作里可以了解到其对宋代儒学的把握已经达到非常高的境界。而作为中华学子,尚不如汉学家对本国文化和历史了解,已经足够汗颜了。但文中还是有很多可以争议的地方。 1 本书的动机是值得怀疑的,正如其书名一样...
评分第一次知道儒家的功利主义,这个角度挺新颖的。中国思想史这门学科的使命,乃在于潜心到过去的生存境遇下,考察古人的思维过程。这本书具体探讨了陈亮思想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宋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参照着两位论辩对手的具体阅历及性格,展示了陈亮、朱熹间的“道德与事功”...
评分《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读后感 agi 这本书算是一次比较困难的阅读体验,但是因其困难倒也引起我不少思索,所以读完了觉得颇有收获。现将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部有雄心也有耐心的著作,作者力图在这个个案研究上,认真挖掘考订,给...
没找到其他陈朱之辩的专著。翻译腔让整个西哲阐释框架不妥帖。其实谈论政治哲学时候,陈朱的争论可以做很多东西。用功利主义和相对主义去理解陈亮我并不反对,也就是西哲套中学的命了。。。
评分一般。
评分第五章
评分試圖走入中國思維境域的漢學思想史著作,可以倪德衛、芬格萊特、史華慈比較。
评分对陈亮思想的分析是史的路子,用到很多的书信文献尤其关注了《汉论》中陈亮过渡时期中的道学思想和政治保守主义。根据陈亮名字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虽然鲜明但不知是否过于武断。陈亮历史研究和结果伦理学对朱熹的钳形攻势分析得比较清楚,四五两章有不错的可探讨题目但也限于篇幅有讲不清楚一带而过的不足。有句子可以让人觉得有意思并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解释,比如“(陈亮和朱熹在道德问题上的不同认识)这个问题就是道德是否能化约为一种情境判断”、“关于道的争论,关键在于价值的性质,尤其是历史变迁对价值的影响”。重文献和史的写作方法应该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