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现任报社社长。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著作名称:《没有童谣的年代》《保住那一发青山》《这一代的事》《回家的感觉更好》《伦敦的夏天等你来》《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记忆的脚注》《故事》《今朝风日好》《绝色》《青玉案》《记得》等。
董桥带读者走进他的书房,听他讲搜集古书旅程中的故事,满纸文字乍看说的是访书藏书,或是文人闲话,细读来就有三两人物翩翩而出:书商威尔逊,李侬,史湘云,苏二小姐……前尘旧梦、他乡故友,惹人情怀。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其实是书里面所凝聚着的、那些不会再重来的时光。
书名取自丰子恺的“今朝风日好,或恐有人来”,对美好生活期待之情呼之欲出。
董桥的《今朝风日好》我怀疑也是在他的监督下才出版的,褐色硬质封面,烫金的书名,扉页上小小的花体英文“one fine day”,异常清秀,可是藏书票不知所踪,这就是图书馆藏书的弊病,前几天借的《明朝那些事儿》书页缝隙里满是面包渣,拎着书脊往下一倒,哗啦啦满可以养活一只...
评分跟大多数人一样,吸引我的是这本书与众不同的装帧,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很认真的一本精装小书,封面有烫金的名字,里面还有藏书票。 对于作者到不是十分的熟悉,先前断断续续的看过《董桥故事》,模模糊糊的觉得他是一个收藏家,跟很多老派文人有过交往,同时又有海外生活的背景...
评分董橋的筆下,是暗黃濾光鏡後的山巒連綿,是南洋夏日橡膠樹叢後的蒸氣氤氳,是陰涼青磚老屋中的窗外縷縷青光。最是風輕雲淡董橋。 這個董橋,是最臭名昭著的報紙社長,不料卻長得這般俊朗,沒有英氣逼人,卻是儒雅醉人。看他的照片,紅潤的嘴角微微翹起一片澄清雅致,難怪同為...
评分今天收电邮,看到几封陌生来信,spam之前多看一眼,标题都有Essays of Elia字样。我方才记起,我去过旧书网问书况,提了三个问题,页数、完整版还是节缩、插画作者是谁。开书店,哪怕隐身网络,大概也是斯文守礼的人,他们都给我详细回复。每一本都不一样,有一种古至1890年,...
曾看过,但是当年心浮气躁读不进。当重读。
评分今朝风日好,闲来读董桥。
评分雅——但不是我喜欢的那种
评分谁喜欢他给我来讲讲他的好
评分相较书中,我们购书岂不是如同大冬天往家囤大白菜?吃得起腊肉你得瑟个屁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