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结晶。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多所卓见。《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国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为此,我们重新出版了此书,并请著名学者傅璇琮为此书撰写了“际读”,着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计了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个性特点与开创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史,促进唐诗研究在大有裨益。
他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唐诗的发展变化,冲破了传统学术方法的某种狭隘性和封闭性。这是闻先生唐诗研究的极可宝贵的思想遗产,是值得我们很好吸取的。
闻一多先生治古典文学,最早从唐诗入手。从其计划构想、残存文稿看,大量是文献整理性质的基础工作,包括作家之小传、年谱,诗歌之系年,文本之辑佚、考订、校勘,选本之编撰等等,与夏承焘先生治词思路多有相近之处。总的来说,是在清人朴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
评分一) 据说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除了拒绝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萨特自己觉得他最大的成就是在哲学上,没想到最后却因为自己并不看重的文学而为全世界所知,觉得受了伤害。 这理由是不是有点牵强暂且不说,好在,无论是...
评分 评分一、 诗人评诗人,慷慨又幽怜。 闻一多先生真是以诗人之心操学者之功,毫无酸腐学究拿腔作调的派头和咬文嚼字的腔调,反而热忱而烂漫,豪情挥洒,让本书的文学价值丝毫不逊于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贾岛与子美,闻先生大约心有戚戚,更有一番叹惋的偏爱。个人最爱贾岛、王杨卢骆...
收录《少陵先生年谱会笺》
评分2016年已读082:虽然有些观点现今看来已不够新颖,甚至有不少错讹之处,但闻一多不愧是诗人治学,既有诗人的激昂飞跃、纵横恣肆,又不失学术著作的立论严谨小心求证。;尤喜初唐四杰卢骆与王杨之别及关于杜甫的章节。
评分情感与文字皆有光。
评分时隔初读《宫体诗的自赎》已七八年矣,仍旧热泪盈眶。及至少陵之潦倒,脸上多了两行,抬起头,发觉车窗外在下雨。旧雨来,今雨不来。2011.10.1-10.3
评分真的!看了这本书会爱上闻一多的!闻先生绝了!绝了!沦为脑残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