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赞容博士1957年出生于汉城,1980年毕业于汉城大学造景系,1984年9月,赴德国留学。到德国后,原以为自己的德语基础还不错的他,由于听、说能力太差吃尽了苦头。后来,他用自己研究的独特方法学习德语,6个月后就顺利地通过了德语资格考试,并于1989年获得Dordmund大学空间计划学硕士学位,又于1993年获得Hannover大学造景及环境开发学博士学位。现任韩国汉阳大学环境信息造景系教授,同时致力于英语教学研究。
他根据自己学习外语的切身体会,将自己学习外语的独特方法写成《千万别学英语》一书,出版后十分畅销。2000年6月,又出版了《你还在学英语吗?》,同样立即成为畅销书。
把学习英语分为开始阶段、完成阶段、突破阶段、征服阶段、攀登阶段这5个阶段来介绍了学习英语的方法。
为什么这个好方法在中国得不到普及,就是因为大家的目标都不够长远。学英语就是为了过哑巴的4、6级? 太看重短期的效果是无法学到精髓的。 这好比刘庸的那个例子: 当你在盖50层楼的时候,地基还没有挖好就听到隔壁的10层大楼收工放炮的声音了,你会不会因此放弃这个还没有打好...
评分不是得了一本秘籍,就可以练成神功; 还是那个练的过程。 当别人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方法的时候,才能所向披靡。 不是得了一本秘籍,就可以练成神功; 还是那个练的过程。 当别人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方法的时候,才能所向披靡。
评分一个想当然的方法 曾经让我激动万分 投入相当长的时间与精力 最终收获不大 纵观全书,唯一有用的建议是 找一本Collin的字典,把常用的1500个单词的解释读一遍 写本评论就是不想再看到别人被这本书误导了 语言的学习没有速成 贪小便宜者吃大亏
评分老板非让我看这本书,晚上花了1个多小时看完了,觉得确实很有收获。 开始第一阶段:“打通”耳朵完全听清 第一阶段的四个要领 第一,选择1盘(再次强调是1盘而非1套)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 第三,要坚持天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
评分工作后开始使用大学没有完成的《千万别学英语》,和很多学好英语的朋友交流,发现他们都是从一篇文章,一段脚本,一节美剧打开英语口语之门的。 《千万》的方法很科学,但是又有些笼统,需要一些工具配合,比如第二阶段需要反复听,几乎快把我的mp3播放器按键废了,后来发现ipo...
现在翻出来听都觉得不错,这个听着可能是最舒服的
评分貌似小时候看过这本书
评分在第二步徘徊了好些年,没有坚持下去。不过至少帮我通过了高考英语和4级。假如某天我完成了第五步,会来报告一下效果的。
评分没有尝试过,不敢说是否适用于每个人。但是至少让处在“英语几乎柴废,法语收效甚微”这样一个尴尬的瓶颈期的我,学着慢下来,反思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并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感谢作者~
评分还挺有道理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