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本书为作者1948年徜佯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浅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家的沈潜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东方人(中国人),农耕细作的,全要仰仗老天爷。你可以斗山斗水,但是一阵风,一阵雨的就能让你的作物全部化为灰烬。所以,老天爷是斗不了的。故而,要讲天人合一,大家和和气气的,一切都好说。 西方人,虽然目前多是日耳曼蛮族的后裔,与古希腊人还真不是一回事。但是做买卖...
评分钱穆先生出生之时正值清朝,靠着老一辈学人的自修方法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今天无疑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因着此等经历,想必他对国外的哲学思潮了解甚少,于是借助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之中的闲暇,写成了这一本小册子。读者如果注意到每一篇都是以对立的概念命名的...
评分钱穆先生出生之时正值清朝,靠着老一辈学人的自修方法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今天无疑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因着此等经历,想必他对国外的哲学思潮了解甚少,于是借助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之中的闲暇,写成了这一本小册子。读者如果注意到每一篇都是以对立的概念命名的...
评分人生的真义我认为在于求自我的认同。所谓最求财富也罢、精神也罢、道德也罢,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满足的时限的快感。也就是对自我目标实现的认同。人只要能认同到自己的追求的以及达到这种目标的努力,则此生无憾。
评分钱穆先生出生之时正值清朝,靠着老一辈学人的自修方法完成了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今天无疑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不过因着此等经历,想必他对国外的哲学思潮了解甚少,于是借助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之中的闲暇,写成了这一本小册子。读者如果注意到每一篇都是以对立的概念命名的...
不错的一篇篇小文
评分每看到什么东西感觉上~
评分国学大师的闲适
评分有传统古文人之感,谈论的主体也都围绕着“气与理”、“阴与阳”之类的,文笔不算好,看多了会无趣,虽然文章都短短的。感觉他对西方文明有一定偏见,非常非常不认同他的儒家的一味推崇,对“法治”的理解很偏颇。一头扎书堆感的迂腐士大夫气~
评分无疑我是钱穆所言的“向后看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