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当过军人、工人,写过诗。1978年、1984年先后就读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和研究生;1985-1992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学问中国》(合作)(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译著《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司法过程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98)等多种。
目录
增订版前言
原版序
致 谢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这里没有不动产
家族的地理构成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反思法学的特点
法学知识的分类
法学教育随想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曾经的司法洞识
悼念费孝通先生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认真对待人治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社群主义的挑战?
经济学帝国主义?
《新乡土中国》序
超越“不过如此”
1“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正确,因为任何法律从根本上都是要回应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这个想法对我近乎一个mind fuck。一直以来教育都在告诉我西方严谨的理论推演是最棒的,比如建筑学里动不动甩出来的类型研究图表,而中国的理论实践相对散漫。但换个...
评分3p 法治是一个民族的事业,法学家的工作大致只是对这一事业的正当化和理解。 4p 人要脱俗是很难的,因为“俗”就是一种约束人的制度。进一步地说,理论不来自理论,而只能来自社会生活。 5p 我们常常忽视普遍的现象,习惯于把书本上的“应然”当作“自然”或“实然”。于是,...
评分婚姻制度 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如果纯粹是两人之间的私事,那么无论是感情还是性,都无需婚姻这种法律的或习俗的认可。如果仅仅是情感,无论婚前的“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还是婚后的“恨不相逢未嫁时”,都无人谴责;反倒是常常得到人们的同情、欣赏甚至是赞美。即使是性行...
评分 评分有太多人只是就事论事了,苏力的书其实更偏向于社会学,至少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且也许比法律经济学更适合当代中国社会。
评分通过这本书可见萧翰是个烂货
评分见微知著和旁征博引是本书的特点 很有营养的一本论文集
评分苏力的书,真的很适合初学者
评分有太多人只是就事论事了,苏力的书其实更偏向于社会学,至少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而且也许比法律经济学更适合当代中国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