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的某些地区如此富强,而其他地区却如此贫困?为什么工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会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而非其他国家?为什么工业化不会让全世界富裕起来,反而让某些地区更加贫困? 流行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是随着17世纪欧洲稳定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制度的突然进发而产生的。相反,克拉克提出,这些制度早在工业革命前就存在。他认为,这些制度的渐变导致这些国家发生了深刻的文化变革,人们摒弃了狩猎一采集社会的本性——暴力、急躁和懒惰,转而形成了经济人的习惯——勤奋、理性并接受教育。 此外,克拉克在本书中大胆提出全新观点:决定人类穷与富的命运,并非剥削、地理因素或天然资源——文化才是决定性因素。 本书质疑“贫穷社会可通过外力介入,获得经济发展”的观念,论点精湛冷静、逻辑推理严密,更大胆以截然不同的崭新观点探讨全球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人类历史与当今世界面貌。《纽约时报》将本书誉为“经济学领域的下一枚巨型炸弹”。
1、 在我固有的书单里,应该不会出现这样一本书,即便它的名字叫《应该读点经济史》。 对于这类略带强势的标题我一般都敬而远之,比如你必须知道的**一类书,我会想我不知道的时候过得也挺好;另外,对于经济学一类的书,我很少有勇气拿起来看。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相当长...
评分翻译有几处错误,如下。 P185: 新的资本存量水平上,每新增1单位的资本就会使产出再增加dy0。 因此,只要利率保持不变,创新就会使得物质资本投资减少。 原文是induce,译者估计误认为reduce,所以完全弄反了。作者的意思是创新会导致物质资本投资。 P223 事实上,如果人口没...
评分或许经济学应该从历史学和生物学中或许灵感。 经济现象应该可以由常识解释,到底有没有宏观经济学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回头看看马克思的书,或许也会有新的启发。 现代经济学,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建模高手们,现在没有很好的解释世界。 无休止的宽松货币政策会有怎么样的结...
评分对经济类图书的读者来说,2009年可选择的书不多。郎咸平说系列图书几乎要与粗制图书画上等号:夸张演讲式文字、多篇文章扩充成书,观点在多部著作中重复挪用。2008年经济类图书明星作者韩秀云的新书也在缺乏创新型观点、缺乏系统性中被渐次遗忘,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与我何干...
外行看热闹
评分书买了五年,才断断续续看了大概。其实是为了的起那点书钱才咬牙看完,真的很无聊,不过是作者的一本经济学论文。各类图表把人看得头晕眼花,书中的论述也不知所以,强烈不推荐经济学小白看,写论文者除外。
评分看来得再读一遍。浦图
评分2010-11-10读毕,要读,可以多一个思考的视角,但是要注意作者的论述中有自相矛盾,并且很多证据也不是非常充分(估算的很多)
评分数据告诉你:有文化=高帅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