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

没有个性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们把罗伯特·穆齐尔与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家。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奥地利小说家,生长在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17岁进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获得好评。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在大学任教机会,选择了作家的职业,后又出版短篇小说集《协会》、《三个女人》以及剧本《醉心的人们》等。1930年出版潜心十年创作的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第一卷,1933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希特勒上台后,他开始了流亡生活。1936年因中风险些丧命,由于疾病缠身,终未完成这部巨著。穆齐尔生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五十年代后随着《没有个性的人》重新出版,他才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齐尔热。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罗伯特·穆齐尔
出品人:
页数:1209
译者:张荣昌
出版时间:2001-1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3201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罗伯特·穆齐尔 
  • 小说 
  • 奥地利 
  • 外国文学 
  • 没有个性的人 
  • 文学 
  • 奥地利文学 
  • 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没有个性的人和等特戈多一样荒诞。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在奥匈帝国。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主人公乌尔里希是这个委员会的秘书。 乌尔里希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中心人物。1913年8月,故事情节开始的时候,他32岁。在这之前他已经进行过三次尝试,企图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但是当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的三次尝试都未曾取得令他满意的结果。最后他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由于他在一个极其技术化的时代再也找不到“整体的秩序”,他便决定“休一年生活假”,以便弄明白这个已经分解为各个部分的现实的“因由和秘密运行体制”。这样,乌尔里希便退而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只对外界事物起反射作用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乌尔里希看到自己被迫面对自己的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逻辑和情感、因果性和同属性。 他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穆齐尔不是描绘了一个过去年代的肖像,而是试图把握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中的典型特征并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穆齐尔在这部长卷中所开辟的道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永远结不了题的灵魂科研报告。说是未完成的小说,但在写到这里也算尽了。努力想做点什么的平行运动逃向诗,阿加特逃回自己,阿恩海姆终究只是片怀抱着实用主义的中庸的云,狄奥蒂玛彷如波心意外苏醒过还是不得不老实呆在自己的生活里。小拉喜儿的崇拜败给现实,激情一旦履行即...  

评分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3月号      长期修习国学的读者乍一接触西学,未免有强烈的水土不服之感。的确,西方思想的展开和论证竭尽条分缕析、繁称博说之能事,跟咱们传统思想里重意蕴、轻逻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话语方式太不一样了。而且这种哲学的论说风格也潜移默...  

评分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在奥匈帝国。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主人公乌尔里希是这个...  

评分

在青海的路途上读了上册,回到家翻了翻下册。 这次是重读,上次读大概是刚买书的时候,00年。 书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段散文式的思考或者心理过程,这大概也是领先于作者当时时代的,尤其是很多地方流露出了对于现代性的见解。貌似对于现在的国人很有对照作用。 不过觉得虽...  

评分

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我喜欢普鲁斯特,但我更喜欢穆齐尔。 米兰昆德拉说:尼采使哲学和小说接近,穆齐尔使小说和哲学接近。 赵乙说:知道穆齐尔的存在,阅读穆齐尔的作品,是我阅读的新阶段,是我人生的新阶段。使我感到自己不仅是个去过北京的人了,不仅是个去过上海的人了,不...  

用户评价

评分

悲伧的平凡...

评分

花了二十天读完,因作者至死都没有把这部书写完,第三部还是残缺,所以也不能说读完。这部没有“情节”的巨著,涵盖了作者的整个思想和灵魂,如果作者一直活着,大概是永远都没有完结的时候。此次粗粗读来,仅仅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这是他最后的、一个人的哲学。作为读者来说,偶有兴会,又何需多言呢!

评分

他写作,好像所有人都会写作。

评分

花了二十天读完,因作者至死都没有把这部书写完,第三部还是残缺,所以也不能说读完。这部没有“情节”的巨著,涵盖了作者的整个思想和灵魂,如果作者一直活着,大概是永远都没有完结的时候。此次粗粗读来,仅仅只是走马观花而已,这是他最后的、一个人的哲学。作为读者来说,偶有兴会,又何需多言呢!

评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