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 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本书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一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学术的精神与大义。
钱先生是有大理想的人,他所认为的伟大的史学是可以开一代风气的,而不是执着于细枝末节的考证,但处于当时的环境之下,钱的这种看法就未免鹤立鸡群。通过一些名家对钱的评价也可以看出这点,如傅斯年曾说过这样的话:“向不读钱某书之一字”,并且说钱穆是“治考据成名而专骂...
评分1.历史文本可能只是死文字,但读者贵在体会理解伟大著作背后带有温度的人,及其襟怀抱负之高下。此法不仅在于读史著,文学哲学亦然。不能轻易将学术与为人割裂开来。 2.最初的文化形态尽管没有后来者形式上的精致与成熟,但其宝贵处正在于萌芽时的真诚与朴拙。任何文化形态的发...
评分读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部学术作品,却读得感慨万千。 书是钱穆先生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台湾为历史学系学生讲课的书稿,也有的写于五十年代末。因为是讲义,所以东拉西扯,涉及颇多,但也正因此,少了些学术作品的严肃而多了些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在作者广博的学术背...
评分以后我每讲一题目,只讲一大改,但诸位不能听了变算。如此不仅记不得,绝对要忘,而且记得了也没用。当知做学问本来是要功夫的,没有不花功夫的学问。诸位每做学问,好问方法。做学问最大第一个方法就是肯花功夫。一学者花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功夫来解决一个问题,本是寻常本分之...
评分读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一部学术作品,却读得感慨万千。 书是钱穆先生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台湾为历史学系学生讲课的书稿,也有的写于五十年代末。因为是讲义,所以东拉西扯,涉及颇多,但也正因此,少了些学术作品的严肃而多了些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在作者广博的学术背...
|129:102|
评分有许多关于如何做学问的知识
评分|129:102|
评分这才叫讲课
评分深入浅出,金针度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