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1942年12月生,北京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华夏饮食文化》、《人世百态》、《中国流民》、《中国人的幽默》、《燕谭集》、《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等。
本书类似于吴思《潜规则》,从书面的文字中发现后文字所不载的内容。当然本书比潜规则早,也比《潜规则》专业得多。 全书重点是说中国历史上的正统文化背后,有很大比例的社会边缘的游民,他们的文化与正统文化差异很大。他们的文化主要要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评书...
评分 评分说起江湖文化,他不仅是武侠小说中刀光剑影的理想境界,甚至于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哥们儿义气”之中,我们也时常感受到那种内化的力量。然而,对这一人人都有所理解的现象,从历史、文化、社会的角度应该作何分析呢? 王学泰先生的这部学术专著便是要带领我们一窥江...
评分为了有选择的读书,曾经浏览过几位名家推荐给年轻人的书单。梁启超、胡适所开的书籍文史哲胪列、中西备具,洋洋洒洒,不消说通读一番,单看数目已经就令人叹为观止。最令我疑惑的,莫过博览群书的毛主席开给毛岸英的书目,只寥寥数本,而且尽是些江湖小说、通俗演义。虽说政治...
忘记读这本书是本科几年级了,现在想来内容有点散乱,但提出的概念却鞭辟入里,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属于让人读了更明白的那种书。王学泰老师一路走好。
评分作为一种传统的“游民文化”!
评分这是一本学术性著作,讲的是中国社会的边缘人--游民。这类人的发展得力于游民知识分子和说书人的宣传,在教育及其落后的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娱乐消遣十分简单,说书与戏曲是传播游民文化的主要途径,并深深地影响着各阶层的民众。作者从通俗小说出发分析游民的历史变迁,条理清晰,其中提到了《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和“说唐“系列小说的影响,也专门对游民出身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做了专题分析。中国为什么总是在专制的循环里打转?看了这本书可能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游民们没有感受过爱,也没有安全感,最终也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安全感,很多帝王都是比较底层的人出身,这大概对这个中国的走向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先生坚持不懈地对游民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终成一家之说,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本质应该是有帮助的。
评分游民的前生今世,以古明近或可一看
评分教科书最坏的一点是把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过度简单化,理论家们用似是而非的“阶级”观就给整个社会的各个人群斩钉截铁地定了性,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早已被意识形态的操纵者涂抹得面目全非。王学泰先生最大的贡献,在其坚持不懈的对“游民”现象的观察思考,由此他看到了游民意识在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存在。尽管他的论述基本上只自觉控制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直至民国初年,但这一关怀显然隐隐地指向了当下。谈中国的“国情”问题,不触及在民间有广泛思想基础的游民意识,可能将日益变得不可想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