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学泰,1942年12月生,北京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中国人的饮食世界》、《华夏饮食文化》、《人世百态》、《中国流民》、《中国人的幽默》、《燕谭集》、《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等。

出版者:学苑出版社
作者:王学泰
出品人:
页数:647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9-01
价格:40.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060853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王学泰 
  • 中国文化 
  • 历史 
  • 中国历史 
  • 社会 
  • 文化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学泰老师此书,私以为,可以与吴思先生的《潜规则》《...  

评分

书中涉及到了一些中国社会的基本基因,同儒释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却又不同的一些基因。 这些人、这些因素,因为很少被文献记录、因为大多处于社会底层,所以很少被关注、最起码是没有被学术界充分关注。 但它们确实是巨大的存在,并且不断生化繁衍,不断用新的形式表现着它们...  

评分

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其实中国人身上一直都存在着这种游民精神。只是在读这本之前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或是说还不知道用个什么词确切的加以定义。 首先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很长,有些语言叙述有重复不够简洁。就作者提到的游民思想来看,个人觉得中国人身上最危险的...  

评分

为了有选择的读书,曾经浏览过几位名家推荐给年轻人的书单。梁启超、胡适所开的书籍文史哲胪列、中西备具,洋洋洒洒,不消说通读一番,单看数目已经就令人叹为观止。最令我疑惑的,莫过博览群书的毛主席开给毛岸英的书目,只寥寥数本,而且尽是些江湖小说、通俗演义。虽说政治...  

评分

读这本书是因为徐童在访谈中提到了此书,说他拍摄的纪录片受到了此书的很大启发。一口气读下来,发现作者在学术著作的写作中也颇费了一番心思,目的就是为了使一般读者的阅读过程不致枯燥。作者的此番美意,应该是有了效果,作为一本颇有内容的书,可以用易读来形容。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教科书最坏的一点是把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过度简单化,理论家们用似是而非的“阶级”观就给整个社会的各个人群斩钉截铁地定了性,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早已被意识形态的操纵者涂抹得面目全非。王学泰先生最大的贡献,在其坚持不懈的对“游民”现象的观察思考,由此他看到了游民意识在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存在。尽管他的论述基本上只自觉控制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直至民国初年,但这一关怀显然隐隐地指向了当下。谈中国的“国情”问题,不触及在民间有广泛思想基础的游民意识,可能将日益变得不可想象。

评分

有点绕,读的比较痛苦

评分

教科书最坏的一点是把一切复杂的社会现象过度简单化,理论家们用似是而非的“阶级”观就给整个社会的各个人群斩钉截铁地定了性,真实的中国社会图景早已被意识形态的操纵者涂抹得面目全非。王学泰先生最大的贡献,在其坚持不懈的对“游民”现象的观察思考,由此他看到了游民意识在中国民间根深蒂固的存在。尽管他的论述基本上只自觉控制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以后)直至民国初年,但这一关怀显然隐隐地指向了当下。谈中国的“国情”问题,不触及在民间有广泛思想基础的游民意识,可能将日益变得不可想象。

评分

一本不太严谨,很中文系趣味的书。大概十年前就看过,现在重新翻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认识。

评分

三天前的白天一直在读《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获益良多。当天惊闻王学泰先生逝世。震惊之余只能哀悼。如今已经读完,记录一下。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