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歷史學教授,及倫敦經濟學院客座教授,重要著作包括《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馬克思主義、毛主義與烏托邦》及多部有關當代中國歷史的專論,廣獲翻譯成中文、韓文、日文、法文、德文、葡文和西班牙文。
譯者
杜蒲,中共中央黨校博士,專研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及科研辦公室主任,曾任教於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著有《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國力論》及《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大圖典》等書。
回顾历史,常常有人因为革命后的历史否定革命本身的意义、因为建国后的历史而否定建国本身的意义,甚至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发展进程空作比附。而迈斯纳这位历史学家在历史事实基础上,客观指出,如果没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就不可能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取得这些积极的成就(这...
评分我没出过国。。。。。。请海涵。求回复。下面纯属占字数—— Djdndjxjdjdjzjdksowosoajejdjxiskdhdjdidjdhdiwowidfhjsdjdjdjdososhfjdjsiwidjdjdjsowodfjdjdkskdjdjsisidjdjdjshdjdisisjsuwsusudushehsushfudgxcuvucicsivivsicivssjvsiividbifsofisgicucsusuvuducsyvqvidvidbia...
评分 评分和官方以及右派的书籍,这本书对于毛的评价更接近事实,但是由于作者作为当时的外国观察者,各种客观条件和资料的缺少所以本书还是不足。例如对于文革,并不是纯粹的乌托邦思想作祟,建国后的官僚化以及官僚对人民的压制才是主因。同时文革的经济建设在69年后依然迅速,如果作...
评分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如果革命意味着用暴力摧毁政治制度以建立新的社会,那么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欢呼庆祝的这场革命,其深远意义决不亚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革命。就政治破坏性而言,它的重要性较之后两者决不逊色;在为社会发展并拓一条新的史无前...
一本很好的,有技术含量的共和国史。此书说明了毛主席发动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原因,在于反官僚主义、追求平等,绝非为了个人的权力。他与刘邓的矛盾,是真正的路线问题、是政治问题而非权力斗争问题。当然,作者作为一名外国学者,不可能掌握太多中国政治的内幕和细节,因此本书可以提供一个宏观上的,但又颇具启发意义的视点。作者在最后一章,评价邓小平时代,尤其是他上位的过程,颇耐人寻味,读者自己去体会。只是,将毛主席的思想视为乌托邦主义和民粹主义,似乎可以商榷。
评分有些辛辣,但相当有趣。
评分不论是内容还是译笔都深得我心。观点中肯,虽然不能说史实非常详尽,但读过之后能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他在八十年代对中国的预言。
评分左得很啊。
评分進大學後讀的第一本“(內部發行)”,有啟迪心智的功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