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本书是一部结构来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断代史,在不少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言。相信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隋唐史的研究者也可作为参考。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对隋唐史上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乏新意,富有创见。特点之二是它填补了隋唐史研究中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特别之三是它在论述隋唐史时,没有局限于隋唐史本身,而是将隋唐史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从汉至宋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特点之四是它极其重视史料真伪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吸取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成果。
崔瑞德(1925—2006),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中国隋唐史,历任英国剑桥大学第六任汉学讲座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汉学讲座教授,1967年被选为英国学术院院士。与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费正清共同主编《剑桥中国史》。
晋朝过后,北方被异族所蹂躏,晋只得在南方苟延残喘。北方有匈奴,突厥人,蒙古人。北方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不断的战争和混乱,才在440年建立了稳定的北方政权(北魏)。 在拓跋人统治下,奴隶制又大规模出现了,引起了社会混乱,社会倾向于密集在一个或几个大族控制的小地方单位...
评分从这本书开始读历史。 我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获得观察世界的框架,就好象不同的眼镜。看日食要用墨镜。看星星要用望远镜。 如果把历史知识当作一种观察当今世界的框架,读起来就非常有趣,很多靠自己观察看不懂的事情,和历史一比较就纷纷显现出了新的轮廓。 另外,读历史未必需...
评分D-1 老外的观点很有意思,他们讲历史从人出发更讲究连贯性,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变得逻辑上说的通是最大收获。中国讲史固然文采飞扬引经据典,但一些行为和对人的分析太戏剧化,也许是统治者需要,也许是演义化娱乐大众但不客观。话说自从看到蔡东藩在宋史对王安石的构陷的时候...
评分唐朝在对中原周围的地区产生极大影响,并将其纳入中华文化圈的同时,也为中原树立了强大而文明的敌人。 这是唐以前的中国所不曾遇到的,那是文明与野蛮的较量。 这很像是今天的美国。 此消彼长是历史规律,不要想着一直强盛,能够盛极一时,已是值得骄傲一生的事了。 读剑桥...
评分《剑桥中国隋唐史》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李斌成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译本前言中说:本书是一部结构来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断代史,在不少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言。前言又言,本书有四特点, 一、对隋唐史上有争议的...
历史还是老外写的靠谱,看完觉得中国一点都不牛啊,即使是大唐。
评分剑桥中国隋唐史+哈佛宇文所安唐诗史<陈寅恪 这本书长处在明白晓畅,不足在没有唐的精神风华,有点遗憾。
评分此书还不错,就是翻译雷人了一点,面首、圣职、老律师,感觉很有穿越的味道。谈藩镇割据谈得比较好,至少让人明白藩镇是必须有的,否则王朝无以立足,但藩镇又把中央的权分掉了。基本上这块内容可以让我们理解宋朝何以释兵权,又因此而在抵御外侮上老是吃败仗。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所谓中国“两千年专制史”的讲法太随便(资中筠在这个讲法上也太随便),现在人们讲“两千年专制史”目的是对当代政治的影射(就跟文字狱啥的一样),但这跟历史是不相符合的。
评分历史还是老外写的靠谱,看完觉得中国一点都不牛啊,即使是大唐。
评分剑桥中国隋唐史+哈佛宇文所安唐诗史<陈寅恪 这本书长处在明白晓畅,不足在没有唐的精神风华,有点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