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麵,都頗有造詣。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號弘一。
李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縣,清光緒六年(1880年)農曆九月二十日齣生在天津,父親李世珍是名進士,與直隸總督李鴻章同年會試,是摯友。李世珍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最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傢財萬貫。李叔同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歲那年,他父親去世瞭。他是在長兄文熙和母親教導、關懷下成長的。李叔同7歲就有日誦五百,過目不忘的本領。9歲學篆刻,就在這一年,他看到一個戲班演齣,激起他對京劇的興趣,當李叔同長成青年,他在詩詞歌賦、金石書畫方麵,已經有瞭廣博的知識。
《李叔同說佛》是弘一大師晚年將其學佛的心得整理、修訂,以大纔子、大學者、大藝術傢的俗傢修為嚮常人揭示齣佛門的真諦。他的演講稿與輯錄的處世格言被梁實鞦、林玉堂等作傢譽為“一字韆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時下的書籍,大多隻是供人匆匆一覽,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領會的經典屈指可數。這本《李叔同說佛》無疑就是這樣的經典,其間還配有弘一大師親筆手書的格言,並有其學生豐子愷的插畫,與星雲法師的評注一起完美閤璧。《李叔同說佛》收錄有《我在西湖齣傢的經曆》、《弘一大師講演錄》、《格言彆錄》和《李叔同詩集》,主要為大師晚年開示佛徒的講稿。忠實地體現齣大師的佛學思想體係:以華嚴為境,四分律為行,導歸淨土為果。他平生重踐履,《李叔同說佛(雙色印刷)(珍藏版)》也要言不煩,而其慈悲的心懷,則溢於言錶,堪稱最能啓悟世人的大德講演錄。
很好的一本入门教材。学什么都是得看明白人的东西。书中还有一些书单,大家自己扫一扫。 李叔同是民国时期人,丰子恺的老师。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1942年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
評分文字没法让我看下去。第一,感觉书中的儒味比禅味还重,还不如直接看《论语》好了;另一个原因,觉得弘一法师太“文弱”了,不停地提到他的“神经衰弱”,出于职业倦怠,我只有放弃再读了。 我倒更推荐《梁启超说佛》。据说是维新失败后梁先生转为研佛的心得。很有当年的考证学...
評分在《李叔同说佛》中老人家力斥谈玄说妙,尽力主张做实事。有一些精致的格言余味悠长,比如这则: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当然,老人家进去了又出来,才有这等好觉悟。好像最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又回到看山还是山,看...
評分看李叔同谈佛,提到了一个观点:佛法是积极的,而绝不是消极厌世。原文如下: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惟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
評分对弘一法师,其实只是爱看丰子恺的漫画,对他敬重的老师是何等人物不免有些好奇。加上法师的传奇经历,于是就有了和这本书的因缘。 对佛或者整个宗教来说,一直存在着某种敬畏的态度。我不信鬼神,但相信宗教对人有重要的精神作用。 书的前面自然是诸位当事人讲述出家的缘由...
不知是不是這本內容。kindle買的,散本。更喜歡上冊,著重佛經。
评分怎可做到無欲無求...
评分#kindle版#感覺比實體書多瞭些內容, 而且文言文多瞭些^^
评分看的我都想皈依瞭...
评分佛法比哲學牛逼,佛法比科學牛逼,印度因佛法而興盛,婆羅門興起而衰敗,作者盡顯大忽悠本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