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新造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章永乐 晚清民国史 政治学 近代史 政治哲学 民国
发表于2024-11-21
旧邦新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民国初年 国会体制阶段的经典书之一。在民国那种内忧外患,各种问题迫在眉睫的环境,开明专制,集权显然要好于过度民主。只不过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现在流行民主,所以这种解读难免不受人待见。看历史,还是要以历史发生年代的环境和思想作为基础和依托,而不是把现代的环境映射到历史中去
评分理清了一些读史料时不甚理解的法学问题。
评分速读。对近代史“帝国范式”研究的重视、辛亥革命前后主权连续性的新解释和对“主权在国”学说的再考察是全书重头戏,逐渐摆脱了传统革命历史叙事的窠臼,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重新定位了“大妥协”的历史意义,对国民革命时期国家法理的连续做了重新梳理,部分观点颇为犀利。缺点在于对保守立场不加反思地投怀送抱,缺少足够成熟的规范性政治哲学理论支撑,导致最终显现出一种怪异忸怩的怀旧之情。文末将“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为靶子大加鞭挞,无论理论还是史实材料支撑,对主权学说之内外区别的忽视导致对语境中政权的合法性缺失几近失明,反倒误解了此中深意,其“保皇”倾向可能引发的实践后果颇为值得警醒。汪晖所作序言中有关行政权力与政治整合之间关系的评论颇为值得深思。
评分连续性无比重要,于是,妥协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乏积极意义的。
评分本书实际的核心观点指向“旧邦新造”需要一个具有足够整合力的政权,民国初年的纷乱恰是政府不具有整合力的结果,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南方革命政府都始终无法完成权力的收拢。换言之,只有集权政府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对于旧邦的改造。虽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但章书提供的研究视野还是值得肯定的。
章永乐,常用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博士(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年),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西方法律/政治思想史、中国宪法与行政法。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本书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于一炉,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本文是对《旧邦新造:1911-1917》的评述,原载《法律书评》第11辑,作者张泰苏现为杜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译者吴景键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毫无疑问,章永乐的《旧邦新造:1911-1917》(后文简称《旧邦新造》)一书是中国宪政史领域近些年来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其他一...
评分 评分现代革命与宪法往往联袂出场。革命需要宪法作为总结或终结,宪法也需要革命给予动力与契机。1688年的光荣革命虽未修出成文宪法,但《权利法案》、《三年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还是革新了古老宪法传统,稳步实现了激进政治变革。美国革命则像是场制宪实验,各殖民地或州的制...
评分《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作为《旧邦新造》的书序,实则可以独立成篇,在序文中作者提出了独立的问题,也做出了独立而有见地的解答。晚清和民国的历史和政治思想研究让诸多学者乐此不疲,尤其是1911-1917年间围绕着晚清覆灭和建立民国(包括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的诸多政治实...
评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续编,是运用法学角度来谈论1911-1917年民初宪政的失败过程 最近出版的莫里循直击辛亥革命,论文集清代满汉关系研究,路康乐的满与汉等等诸多书籍都从史料上补充论证了高全喜立宪时刻论证的正确性。袁世凯其实在清末之际,一直认同中国适...
旧邦新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