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ISBN:9787543219823,作者:(美)奥尔森 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 译
1.最近又翻看了一下这本书,买了10几年,书都发黄了。 2.原理仍然没问题,但时代多了互联网,结论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3.行动成本与收益的测量是奥尔森理论的基础。 4.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行动成本,尤其是行动的串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大集团的行动性质向小集团...
评分转的。 我一直想不清楚工会的问题。认同经济学原理的人,基本都会认可,工会对于工人作为一整体的福祉是有害无益的。如果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许多剩余劳力,老板要是受不了工会了,只需要把工人全都辞退,雇一批新人就可以了(当然为此要付一点成本)。工会的作用,只不过给劳动力...
评分我一直想不清楚工会的问题。认同经济学原理的人,基本都会认可,工会对于工人作为一整体的福祉是有害无益的。如果在劳动力市场上有许多剩余劳力,老板要是受不了工会了,只需要把工人全都辞退,雇一批新人就可以了(当然为此要付一点成本)。工会的作用,只不过给劳动力市场增...
评分 评分小说中取用第一二章,所以后面的就不看啦~~(≧▽≦)/~啦啦啦
评分“然而马克思不是一个严谨的作家,不能肯定他真实的意图是什么,所以我们不知道他的脑子里想的到底是非理性、感情的阶级行动理论,还是人们一般认为的理性、经济、功利的阶级行动理论。这可以想象,但不大可能,因为如果马克思想建立的是非理性阶级行动理论的话,他就自然得强调为了阶級利益的个人私利的升华,他将不得不说,个体资本家为了增进其阶级利益可以无私地放弃个人利益。但是正如前面解释的,这不是马克思的立场。他在每一个可能的场合都强调了个人的自私和资本家的算计。他甚至用财产所有制,因而就是用经济利益来定义阶级,而且他很少或根本没有注意到可能会导致非理性的、冲动的阶级觉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过程。”
评分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社会学、政治学的命题。
评分只读导论和前两章就够用了。
评分不知为何竟然断断续续看了半年才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