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1944) 荷南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土学位,毕业后曾先后从事多种职业,但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代表作包括《荷兰共和国衰亡史》、 《人类的故事》、 《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 《宽容》等二十余部,均有相当大的影响,饮誉世界。其作品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房龙(1882-1946),美国著名作家。毕生写了多部通俗历史著作,教育了一整代青年人,其中包括许多老一辈的中国读者。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地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会娓娓忘倦。
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本书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亨德里克•房龙以“宽容”为题眼,详尽描述了从古希腊至公元18世纪间的西方历史,包涵了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它当作一本纯粹的历史类书籍对待。而在我看来,你的眼光不是很出色,假如人家只是为了写历史,书名干脆就叫《欧洲通史》或...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意义是,让我发掘出我们灵魂深处我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我们怯懦,我们自私,我们惶恐。 我们不敢用勇敢来包容,我们害怕失去,害怕死亡。 所以我们变得狡猾,世故,残忍。 我们打着宽容的口号,去作最不宽容的事,或许我们有着宽容的目的,却因...
评分宽容是我读得最认真的一本书之一,给了我很深刻的启迪。 《宽容》实际上是2000年来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了千百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提出在知识和理性统治的时代,人类战胜了恐惧,宽容便会大行其道。
评分此版中文译本,有很多明显的错误,而且似乎比原版的内容要少。有错字,段落划分也有错误,插图加的毫无道理。 但即便这样读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颇有收获。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意义是,让我发掘出我们灵魂深处我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我们怯懦,我们自私,我们惶恐。 我们不敢用勇敢来包容,我们害怕失去,害怕死亡。 所以我们变得狡猾,世故,残忍。 我们打着宽容的口号,去作最不宽容的事,或许我们有着宽容的目的,却因...
中学读到它的序言,以为是一本随笔。今天掩卷,想其实是一本宽容精神贯穿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演进的历史。
评分学史读史也需要宽容的心态
评分房龙的宗教观是我所赞赏的,但为何一个信仰宽容的人会信仰绝对的进步?
评分开头序言的那个故事似乎还收进了高三语文课本? 原本只是搜着材料,突然还看起劲了,觉得不艰涩也不浅薄,适合我现在大脑运转严重滞后的状态下阅读。。。
评分终于意识到文明的真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