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编 中 药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中药的采制
一、中药的采收
二、中药的炮制
第二节 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二、升降浮沉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
一、配伍
二、用药禁忌
第二章 各论
第一节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附:麻黄根)桂枝 荆芥 紫苏(附:苏子、苏叶)防风 白芷 细辛
二、辛凉解表药
桑叶 菊花 薄荷 柴胡 葛根 升麻 蝉蜕
第二节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三、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犀角
四、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白头翁 大青叶(附:板蓝根)
五、清退虚热药
地骨皮 青蒿
第三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二、清化热痰药
桔梗 川贝母(附:浙贝母)瓜蒌
三、止咳平喘药
百部 杏仁 紫菀 款冬花 葶苈子
第四节 芳香化湿药
藿香 砂仁 白豆蔻
第五节 祛风湿药
苍术 独活 威灵仙 秦艽 木瓜 桑寄生 续断 防已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木通 茵陈 金钱草
第七节 理气药
橘皮 枳实(附:枳壳)厚朴 木香 香附 薤白
第八节 消导药
神曲 麦芽 山楂 鸡内金 莱菔子
第九节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 芒硝
二、峻下药
甘遂 牵牛子
三、润下药
火麻仁 蜂蜜
第十节 温里药
附子(附:川乌 草乌)干姜(附:生姜) 肉桂 吴茱萸
第十一节 安神药
一、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附:柏子仁)远志
二、重镇安神药
朱砂 龙骨 牡蛎
第十二节 平肝熄风药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羚羊角 全蝎
第十三节 止血药
仙鹤草 白及 地榆 槐花 三七 侧柏叶 蒲黄 艾叶
第十四节 活血药
川芎 丹参 红花 桃仁 牛膝 益母草 延胡索(元胡)郁金 乳香(附:没药)
第十五节 补益药
一、补气药
人参(附:党参)山药 白术 黄芪 甘草 大枣
二、补阳药
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杜仲 补骨脂 淫羊藿 蛤蚧 冬虫夏草
三、补血药
当归 熟地黄 阿胶 何首乌 白芍
四、补阴药
北沙参 麦门冬 女贞子 龟板
第十六节 收涩药
一、止汗药
浮小麦
二、止泻药
赤石脂 诃子 乌梅
三、涩精、缩尿、止带药
金樱子 桑螵蛸 益智仁 芡实 莲子
下编 方 剂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二、常用治法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二、方剂的组成变化
第三节 剂型和煎服法
一、剂型
二、煎服法
第二章 各论
第一节 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二、辛凉解表剂
银翘散 桑菊饮
三 扶正解表剂
人参败毒散
第二节 清热剂
一、清热泻火剂
白虎汤
二、清脏腑热剂
龙胆泻肝汤 白头翁汤
三、清热凉血剂
清营汤
四、清热解毒剂
仙方活命饮
五、清退虚热剂
青蒿鳖甲汤
第三节 祛痰剂
一、燥湿化痰剂
二陈汤
二、温化寒痰剂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清热化痰剂
温胆汤
四、祛风化痰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五、润燥化痰剂
贝母瓜萎散
第四节 祛湿剂
一、芳香化湿剂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二、利水渗湿剂
五苓散
三、清利湿热剂
八正散
四、温化水湿剂
实脾饮
五、祛风除湿剂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第五节 理气剂
一、 行气剂
半夏厚朴汤
二 降气剂
苏子降气汤
第六节 理血剂
一、活血祛瘀剂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二、止血剂
十灰散
第七节 消导剂
一、消食导滞剂
保和丸
二、消痞化积剂
枳实消痞丸
第八节 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承气汤
二、温下剂
温脾汤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
四、逐水剂
十枣汤
第九节 温里剂
一、温中祛寒剂
理中丸 小建中汤
二、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
三、温阳祛湿剂
真武汤
四、温经散寒剂
当归四逆汤
第十节 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剂
小柴胡汤
二、调和肝脾剂
逍遥散
三、调和肠胃剂
半夏泻心汤
第十一节 安神剂
一、重镇安神剂
朱砂安神九
二、养心安神剂
酸枣仁汤(附:天王补心丹)
第十二节 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二、平熄内风剂
镇肝熄风汤(附:天麻钩藤饮)
第十三节 补益剂
一、补气剂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附:参苓白术散)
二、补血剂
四物汤 归脾汤
三、气血双补剂
八珍汤 炙甘草汤
四、补阳剂
肾气九
五、补阴剂
六味地黄丸
第十四节 固涩剂
一、固表止汗剂
牡蛎散
二、固精止遗剂
金锁固精九
三、固肠止泻剂
四神丸
四、固崩止带剂
完带汤 固冲汤
第十五节 治燥剂
杏苏散 桑杏汤 百合固金汤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