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中国历史 大历史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中国 中国史 政治
发表于2025-02-22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读书会书目。虽然是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报刊文章集结,检讨的也都是春秋至元代的一些著名史实,但对读者仍有一定要求,不是普及性文字,其中有不少史学观点值得肯定。其一是已成常识的“去道德化”,在翻检过往史料时,黄仁宇屡次提出对于这些史料里评断道德化的批评;其二是从顶层推出中层、底层状态的治史思路,并非缠绵于帝王史,确实因为早期出土文献和书籍记载的匮乏限制了研究视野,但也提供了一种从上往下看的思路;其三是在历史进化的思路中标出的多次“脱节”——经济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脱节,官僚制度是黄仁宇以往最为瞩目的研究切入点,在这些小文章中,“数字管理”作为经济制度的代表横切入官僚制度的研究中,从另一个纵深面提供了理解春秋礼崩乐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是小文章,但参考了不少其时的海外研究成果。
评分也是很好的一部书
评分读书会书目。虽然是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报刊文章集结,检讨的也都是春秋至元代的一些著名史实,但对读者仍有一定要求,不是普及性文字,其中有不少史学观点值得肯定。其一是已成常识的“去道德化”,在翻检过往史料时,黄仁宇屡次提出对于这些史料里评断道德化的批评;其二是从顶层推出中层、底层状态的治史思路,并非缠绵于帝王史,确实因为早期出土文献和书籍记载的匮乏限制了研究视野,但也提供了一种从上往下看的思路;其三是在历史进化的思路中标出的多次“脱节”——经济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脱节,官僚制度是黄仁宇以往最为瞩目的研究切入点,在这些小文章中,“数字管理”作为经济制度的代表横切入官僚制度的研究中,从另一个纵深面提供了理解春秋礼崩乐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是小文章,但参考了不少其时的海外研究成果。
评分我再次发现自己和豆瓣评论八字不合
评分这本书是黄仁宇在1987-1989年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合集,所以整本书缺乏系统性。读完这本书后,发现黄仁宇的见解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能来自他的教育背景),有些观点的推导缺乏基本的逻辑性,也过于强调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黄仁宇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缺乏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技术手段(用原话说就是缺乏“数目字管理”),以至于各种政策是自上而下凭空架设的。儒家向来重质不重量,认为只要有道德和“刚健有为”,就一定能成功,然而黄仁宇先生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性缺陷不是可以单纯依靠...
评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评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评分最近一直在找通史类型的入门书,发现历史书分两类,一类是事实型,一类是评述型。黄仁宇就是写历史加入明显的个人评价和分析的类型,轻史实罗列而重分析。如果没有比较丰富史实积累,读起来像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他如此推理和论断的缘由。比如他写的《中国大...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