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中国历史 大历史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中国 中国史 政治
发表于2025-04-14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2006.1 阅
评分本书精神是:中国古代的行政理念和道德指引先于有效的行政体系形成,导致全国经济管理无法数字化专业化,因此则有了一种维持小农经济抑制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惰性。 本书看到最后基本很容易能抓住黄仁宇大历史观的轮廓,只是有的内容没来得及深入发掘,始终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评分观点透彻,内容清晰,但是一直在批判
评分2006.1 阅
评分本书写作于1987至1989年间,黄仁宇应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之邀,开设专栏撰写中国通史。这部专题通史,可以与黄的中国大历史对勘,前者以社会史眼光描绘了中国历史发展,在这部书中,黄仁宇则通过历史中的个案展开历史分析。如果说,中国大历史是十六世纪明代财政的扩展版,那么本书则是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扩展版,这样就能清楚感受到本书的写作特点。不过,将现代数字管理移用到中国古代史感觉上还是比较违和,毕竟西方古代也没有发展出现代管理制度。现代管理制度与西方现代商业发展分不开关系,拿到古代说事就觉得不合适了。所以,这部书可以是黄氏视野下的中国历史。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评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评分02年看完后写的。贡献给豆瓣。 ------------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中连载的33篇历史短文的集锦,读完之后,觉得黄仁宇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治早熟”,他的“大历史”观实际上仅仅是超越了朝代限制,他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这才是...
评分“政治初期早熟,以熟读诗书之士人统治大量农民,无法应对变数,所以才强调均一雷同”。还是大历史观。其实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一团乱麻,近代史的兴趣更大。《万历十五年》算是第一部完整看下来的历史书,其实也是因为看起来不累。黄的大历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那本书里就提到...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