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黄仁宇
出品人:
页数:215
译者:
出版时间:1997-4
价格:9.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04499
丛书系列:黄仁宇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黄仁宇 
  • 历史 
  • 中国历史 
  • 大历史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中国 
  • 中国史 
  • 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此书令我甚觉畅快。原因有二:一是每篇从一个著名历史片断切入纵深,无长篇巨制之劳形;二是以闲谈笔调娓娓道来,且文笔凝练优美。每篇虽为断章,全书却“形散神聚”,反复探讨着一个核心问题:古代中国因赈灾治水及防“虏”的需要,在公元之前完成了统一,在政治上成为一种...  

评分

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评分

印象中,贞观之治的盛唐时期,长安城里五胡杂处,番邦前来贸易,无论疆域之广博,文化之灿烂,吏治之清明,都为此前所无,也让天朝子民此后对这一时期玄想感叹。十分令人诧异的是,通过史学家的考证分析,虽然这一时期中国各方面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更煌煌然而为东亚文明的...  

评分

最近一直在找通史类型的入门书,发现历史书分两类,一类是事实型,一类是评述型。黄仁宇就是写历史加入明显的个人评价和分析的类型,轻史实罗列而重分析。如果没有比较丰富史实积累,读起来像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他如此推理和论断的缘由。比如他写的《中国大...  

评分

黄仁宇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缺乏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技术手段(用原话说就是缺乏“数目字管理”),以至于各种政策是自上而下凭空架设的。儒家向来重质不重量,认为只要有道德和“刚健有为”,就一定能成功,然而黄仁宇先生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性缺陷不是可以单纯依靠...  

用户评价

评分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评分

也是很好的一部书

评分

读书会书目。虽然是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报刊文章集结,检讨的也都是春秋至元代的一些著名史实,但对读者仍有一定要求,不是普及性文字,其中有不少史学观点值得肯定。其一是已成常识的“去道德化”,在翻检过往史料时,黄仁宇屡次提出对于这些史料里评断道德化的批评;其二是从顶层推出中层、底层状态的治史思路,并非缠绵于帝王史,确实因为早期出土文献和书籍记载的匮乏限制了研究视野,但也提供了一种从上往下看的思路;其三是在历史进化的思路中标出的多次“脱节”——经济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脱节,官僚制度是黄仁宇以往最为瞩目的研究切入点,在这些小文章中,“数字管理”作为经济制度的代表横切入官僚制度的研究中,从另一个纵深面提供了理解春秋礼崩乐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是小文章,但参考了不少其时的海外研究成果。

评分

从战国到元末一千五百年时间,自秦统一中国之后,按政治经济体制特点,划分三个帝国:第一秦汉;第二隋唐宋元;第三明清。穿插其间,外有财政、军事上的"均田、租庸调、府兵、科举"体制,因南北地域差异而各有胜败差异;内有独裁官僚体制中特有宦官,女后,外戚和朋党之患,而使历史在动荡中上下起伏。 终于依靠自身内在力量无法走出那个循环。 从纷繁芜杂、千丝万缕千年大历史中寻找一种演进变化折腾动荡的规律,佩服作者求道寻理的毅力和才识。 同时也呜呼一声,叹息读此书内心之苦涩,叹息中华文明之哀苦。

评分

读书会书目。虽然是发表在《中国时报》上的报刊文章集结,检讨的也都是春秋至元代的一些著名史实,但对读者仍有一定要求,不是普及性文字,其中有不少史学观点值得肯定。其一是已成常识的“去道德化”,在翻检过往史料时,黄仁宇屡次提出对于这些史料里评断道德化的批评;其二是从顶层推出中层、底层状态的治史思路,并非缠绵于帝王史,确实因为早期出土文献和书籍记载的匮乏限制了研究视野,但也提供了一种从上往下看的思路;其三是在历史进化的思路中标出的多次“脱节”——经济制度与官僚制度的脱节,官僚制度是黄仁宇以往最为瞩目的研究切入点,在这些小文章中,“数字管理”作为经济制度的代表横切入官僚制度的研究中,从另一个纵深面提供了理解春秋礼崩乐坏、五胡乱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是小文章,但参考了不少其时的海外研究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