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主要内容简介: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称道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他研究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历史、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问题。他在“形而上学”这一著作中叙述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形而上学》除译文外,附有章节分析、索引和参考书目,以供研习哲学与哲学史者以及研究希腊学术与西方学术史者之查考。
第一卷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1 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3 它(哲学)应该是对最初本原和原因的思辨科学。——5 第二卷 永恒事物的本原就必然永远是最真的本原。——33 第三卷 这门科学(哲学)所要知道的只是实体的本原。——38 一切存在着的东西必然是一,也...
评分哲学史让我了解,仅仅知道一个人、一种哲学说了什么是不够的,一个学说只是一个答案,其言外还有它所面对的问题,它的论据或者说来源,以及其更深的蕴意。今天,我就是出于这点考虑,考察一下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来源。 简单回顾一下“四因说”的问题和作为答案的内容: ...
评分亚里士多德应该是第一个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形而上学》,可以视作是第一部哲学史。 其中既谈到了自己的哲学创见,比如对本体的确认,四因的提出,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前人的总结比较分析,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但那些立足定义概念的讨论又是十分原始的,所...
评分 评分亚里士多德应该是第一个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形而上学》,可以视作是第一部哲学史。 其中既谈到了自己的哲学创见,比如对本体的确认,四因的提出,等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前人的总结比较分析,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但那些立足定义概念的讨论又是十分原始的,所...
看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在于,他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一些语言和思维作出了深入的逻辑分析,令人思维开阔。即使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观点仍相当前卫,不被大众所熟识。
评分于是,宇宙自然与诸天就依存于这样一个原理。而我们俯仰于这样的宇宙之间,乐此最好的生命,虽其为欢愉也甚促(宇宙长存,此乐与此理长存;而吾人不能长在此世间),然其为实现者既所同然,则其为乐也亦同。吾人由此所禀受之活动与实现,以为觉醒,以为视听,以为意想,遂无往而不盎然自适,迨其稍就安息,又以为希望,以为回忆,亦无不悠然自得。而以纯理为活动与实现者尤佳,思想必致想于事物之最佳最高者,由此所启之思想方为嘉想。思想与所想者相接触,相参与,而两者循合于一体。凡能受致理知对象之怎是者,才得其为理性。于思想活动之顷间亦正思想持获其所想对象之顷间。是以思想<理性>所涵若云容受神明,毋宁谓秉持神明,故默想<神思>为唯一胜业,其为乐与为善,达到了最高境界。生命与无尽延续以至永恒时空悉属至善而永生的实是这唯一的神。
评分对比着李本和苗本看的,文风很古,很难读。to ti en einai翻成怎是,是很根本的错误,应该是“是其所曾是”。 有些很直白的意思反因为文言文而难理解。很多文意需要反复斟酌才能读通更别说读懂了。李本真心不太好。读吴本建议先看后面的希-英-汉对照,因为跟主流翻译区别很大,也是造成难以读通的一个原因。
评分恩格斯是不是误会了?
评分柏之智慧為對真理之凝視,亞氏則曰擁有智慧即知其所以然,智慧乃關原因本源之知識,尼馬學又規定其乃nous與科學之結合是關最高題材且居於首位的科學。哲學不可無史亦問題史(Problemgeschichte),恰亞曰慾作研究而不先提疑難正像要旅行而不知方向。因之开端以物式動極四因統各家論說並述13類問題,隨後各卷亦有質疑且常批意式論;藉助自明的矛盾律研究通則;言排中律無有間體然卷五詞類集釋闕失邏輯又承認之,盲指失明非獨眼而除善、惡又存中間狀態者。學術分理論實踐製作三學,哲學乃智慧之學,其對象為“實是”。卷七闡本體即不以別的主題作雲謂,而別物以其作之,後言形式為本因,以潛能-實現貫通:物質是潛在本體,形式為實現本體,二者又有逐級差異。因原動者存在,则實現先於潛能,有潜能则必有实现,然需意愿与境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