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世纪

儿童的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1914—1984),法国中世纪史、社会史名家,以对儿童史、家庭史和死亡观念史的研究享誉于世。除了《儿童的世纪》外,其代表作还有《私人生活史》(5卷本,与乔治•杜比合编)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菲力浦·阿利埃斯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沈坚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3215
丛书系列:博雅同文馆·历史-人类学译丛
图书标签:
  • 儿童 
  • 童年研究 
  • 人类学 
  • 社会学/人类学 
  • 历史 
  • 社会史 
  • 儿童史 
  • 新文化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荣获2013年傅雷翻译出版奖(社科类)。

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童年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 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了整个现代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

阿利埃斯通过考察四个世纪的绘画和日记,以及游戏、礼仪、学校及其课程的演变来追溯儿童的历史。自1962年初版以来,本书在西方史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视为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奠基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写于1960年,就学术专著要求的“与时俱进”而言,无疑已过时。不过以半个世纪后的观点衡量,这依然是一本有趣有识的书,其在儿童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 当年围绕这本著作曾产生过种种质疑,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儿...  

评分

法国历史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儿童的世纪》写于1960年,就学术专著要求的“与时俱进”而言,无疑已过时。不过以半个世纪后的观点衡量,这依然是一本有趣有识的书,其在儿童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 当年围绕这本著作曾产生过种种质疑,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儿...  

评分

致"我们失去的世界"——评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 文/赖国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与家庭生活》,菲力浦·阿利埃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42.00元。 1941年,...  

评分

今天我们的风尚、喜好、口味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们都有着被发现的开端、被推崇的过程,被遗弃的历史痕迹,如蜗牛爬过的路线,如喷气式飞机身后的烟雾,这本书很好地爬梳出那些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印迹。让我们看到,社会风尚,如对儿童的珍爱、对童年生活的美好期待,在我们文明...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儿童也不是天生,而是变成的。

评分

实述现代家庭、儿童阶段、学校教育和私人生活之互构诞生。展现家庭婚姻服装游戏体育节庆及性等理念和实践演化。文明的进程/美好生活/明天是舞会等先有中译域宽理深,此经典成半老徐娘。社会语言学、图像史素材殷实,他类史料显薄。章五译者太正经。部二删减,参《教育思想的演进

评分

各种反复拖沓 第二章政治正确地将学校教育部分删减 强化家庭概念 就是拿一本70年代国外著作断章取义为反个人主义背书 妄至我的30块钱……

评分

似乎没有达到期待中的畅快感,论题也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诱人,最后还是回到了私人生活史、家庭社会学……不过好像主要致力于呈现/展现变迁的进程,没有把促成变迁的机制说得更清楚些。加之确实是因为《图像证史》们先出来,所以大段的肖像画分析就不觉得很新鲜,反倒因为图少而有点抽象……不过,也应了我的一些坚持:家庭不是几个人凑在一块儿就性,还得有一种叫家庭观念的东西,城市也一样(虽然我还不知道“城市观”怎么个把捉法)……不过,家屋内空间格局的变迁倒是蛮有意思的议题,想起了四合院研究,anyway,不知道能不能有新的研究突破……

评分

儿童也不是天生,而是变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