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于华,北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口述历史研究;关注社会,主要著作有《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在乡野中阅读生命》等,及《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等论文多篇。
本书主要采用人类学田野作业和口述历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探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农民(包括农村女性和老人)、农民工、城市失业下岗工人等群体的生活经历和实践活动。经由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和二者互动过程的分析,作为个人经历的微观事实与宏观的社会历史结构之间得以建立联系,我们也可从中获得作为一种文明及其转型过程、机制、逻辑和技术的洞察。
﹣那“評價”的幾顆星,只是個人看這書時的感覺,絕無評價郭老師之意。最近才知道郭于華老師一直關心中國農村與底層的問題,對於真正關心生命的老師及人,我是特別尊重的。 ﹣這本書嘛,有一些十分前線的field work支撐,不少文章都是以陝北的村落作為基礎,闡述農村及49年以...
评分 评分by孟雷 廖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间,中国社会底层的规模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弱势群体”成为了很多人的自我标签,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弱势群体”大多源于社会底层,这个底层究竟有多大?是否是一个可以用数字概括的群体?社...
评分《倾听底层》作为一本论文集,收集了郭教授从96年到08年来的一部分社会学论文。涉及的范围从对陕北骥村自土改,至人民公社化运动,国家通过怎样的权力技术构建阶级意识,形成国家对农村基层的全面统治,阐述政治运动中仪式的重要作用,再到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拥抱市场化农...
评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路数,无论是儿童,还是农民,都是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经验素材。文章比较零碎化,时间跨度也比较长。介绍到斯科特,斯科特会考虑到农民对道义和公平的主观解释,以及农民的非制度化的隐秘的反抗模式,这和中国的情况比较相似,接下来理应读他的东西了。
评分让人沉重又兴奋地一本书,内容很沉重。兴奋的是发现了可以参照的研究范本,和相关参考文献
评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路数,无论是儿童,还是农民,都是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经验素材。文章比较零碎化,时间跨度也比较长。介绍到斯科特,斯科特会考虑到农民对道义和公平的主观解释,以及农民的非制度化的隐秘的反抗模式,这和中国的情况比较相似,接下来理应读他的东西了。
评分郭老师算是我研究方法的启蒙恩师吧,惭愧的是还学得不太好,还要加紧操练
评分见解多有可取,三观可敬。相较案例稍单薄,此书就重要性而言还不到巅峰。谨感谢作者援助不相识者之恩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