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88年当选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书。
《美学四讲》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论著,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话语,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构建起作者本人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回应了国外各派哲学美学思想。
在第一章美学中,李泽厚首先阐明了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厘清了“美学”一词的概念是“审美学”,是研究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p10),在此基础上李泽厚将美学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哲学美学、历史美学和科学美学。在说明了本书重点是研究哲学层面的美学之后,李泽厚...
评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作学生时也就读些“课内书”,专业是理科,对人文,对艺术,对美几乎一无所知。但内心深处是向往的。 3年从开始认真书,读的很杂,但尽量不读烂书。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在哲学、历史和心理学方面多下点功夫,读其它书会更容易理解。也确实是这样的。 ...
评分首先要抱怨一下这本书。不是说内容不好,而是整个装帧和编排毫不搭调。一本本来可以只有一百来页的书,中间左插右插图画弄成几百页,而且那些美术作品跟内容不相关。即使是想附图说明如何实践“美”的观察,可是这些图除了个名字外,就没有再一步的解释。所以这些图片除了分散...
评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作学生时也就读些“课内书”,专业是理科,对人文,对艺术,对美几乎一无所知。但内心深处是向往的。 3年从开始认真书,读的很杂,但尽量不读烂书。一开始的时候,觉得在哲学、历史和心理学方面多下点功夫,读其它书会更容易理解。也确实是这样的。 ...
评分首先要抱怨一下这本书。不是说内容不好,而是整个装帧和编排毫不搭调。一本本来可以只有一百来页的书,中间左插右插图画弄成几百页,而且那些美术作品跟内容不相关。即使是想附图说明如何实践“美”的观察,可是这些图除了个名字外,就没有再一步的解释。所以这些图片除了分散...
拖沓了好久才读完。。。李先生用看似令人信服的理论向我们阐释的“美学”、“美”、“美感”、“艺术”……有意思的是,不管理论多么理性和伟大,不管有意味的形式如何积淀,他在文末仍然大声的呼吁着:回归个体,回归我们生命最值得信赖的情感和深意。。。艺术是先于理论的,不是么
评分艺术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的本体,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确认。我们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了自我生命的力量,沉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有力的确认 无论科学 道德 都没有达到生命意义的这个高度。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能够永恒的话。。。 背下来去考试哟
评分开始读不懂,后来,弄懂了。美学的问题不必过于玄妙。
评分大学读物
评分美学思想的体系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