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捲中,編者考察瞭1912至1927年間十種重要教育思潮的發展軌跡及其影響。我們所試圖描繪和把握的,是一個在中國近代教育思想發展史上具有獨特地位和影響的時代。用蔡元培的話來講,這是一個“洪水與猛獸競爭”的時代。
我以為用洪水來比喻新思潮,很有幾分相象。他的來勢很勇猛,把舊的習慣衝破瞭,總有一部分的人感受痛苦;仿佛水源太旺,舊有的河漕,不能容受他,就泛濫岸上,把田廬都掃蕩……至於猛獸,恰好比作軍閥的寫照。
蔡元培的這番話發錶於1920年4月1日,其時,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過去還不到一年。在那封建軍閥“率獸食人”的日子裏,蔡元培高瞻遠矚,對洪水般奔湧而來的“新思潮”給予瞭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從一定意義上講,這15年間在中國教育界産生過較大影響的前述種種教育思潮,都可視之為蔡元培熱情謳歌的“新思潮”。它們源頭不同卻萬宗歸一,從不同的層次、角度、方位,以勇猛的勢頭,共同衝刷著封建教育的“舊河漕”,呼嘯著“泛濫岸上”,努力蕩滌著封建教育的汙泥濁水。
教育的近代化,離不開教育觀念的近代化。近代以來,教育界、知識界無數誌士仁人,上下求索,碧落黃泉,在探尋改造中國教育的正確方嚮的同時,深深地體驗瞭觀念轉變的痛苦、艱辛與重要。曆經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高高舉起瞭民主化、科學化兩麵大旗,準確鮮明地概括瞭教育觀念近代化的本質涵義。我們強調這一時期在中國近代教育思想發展史上的地位與影響,正是為瞭突現這種認識上的飛躍。綜觀這一時期的主要教育思潮,它們所追求與張揚的,也正是民主與科學的精神。
毋庸諱言,在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度裏,要想真正實現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學化,無論是觀念上的徹底轉變或者是實踐上的普遍認同,都是不可能的。在經曆瞭聲勢壯闊的20年代教育改革大潮之後,從30年代初期起,人們就開始用審視的眼光來重新評判和總結那場剛剛沉寂下來的運動。然而,無論人們對改革的具體措施、方法和模式提齣多麼嚴厲的批評和指責,在一個基本方麵大傢始終是肯定的,那就是它所體現齣來的,由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所開啓的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方嚮。30年代以後,一些進步的教育思潮,如鄉村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獨立教育思潮等,從總體上講,均是這一方嚮的繼續和延伸。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中接受瞭馬剋思主義的毛澤東,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的長期實踐中,創造性地提齣瞭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方針:“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這一方針正是對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精神的繼承、發展和弘揚。
現在看來,真正實現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學化,是一個長時期的曆史任務。今天,我們描繪和再現前人的思想軌跡,為的是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80年前高唱入雲的教育改革思潮、職業教育思潮、義務教育思潮、科學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等等,它們所提齣和關注的問題時至今日,讀起來仍然是那麼新鮮,那麼具有吸引力,那麼令人肅然起敬。時代不同瞭,教育對社會發展、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作用,愈來愈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時代進步瞭,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應該有更深刻、更廣泛的涵義。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寫中國史 都是現代史不如近代史比如古代史,史料約多 寫史越不忠於史實 總在史料下麵加幾句牛頭不對馬嘴牽強附會的立場評論
评分寫中國史 都是現代史不如近代史比如古代史,史料約多 寫史越不忠於史實 總在史料下麵加幾句牛頭不對馬嘴牽強附會的立場評論
评分寫中國史 都是現代史不如近代史比如古代史,史料約多 寫史越不忠於史實 總在史料下麵加幾句牛頭不對馬嘴牽強附會的立場評論
评分寫中國史 都是現代史不如近代史比如古代史,史料約多 寫史越不忠於史實 總在史料下麵加幾句牛頭不對馬嘴牽強附會的立場評論
评分寫中國史 都是現代史不如近代史比如古代史,史料約多 寫史越不忠於史實 總在史料下麵加幾句牛頭不對馬嘴牽強附會的立場評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