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曆史學傢、社會活動傢、現代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浙江義烏人,曾任雲南大學、西南聯閤大學、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其所著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而被當權者殘酷批鬥,最後不得已在獄中自殺,傢破人亡;“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其冤案纔得以平反昭雪。
費孝通([1]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漢族,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世界級的社會科學傢,國際應用人類學會最高榮譽奬獲得者,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社會是何以可能的?這是社會學大師齊美爾追問的問題。而這本書無疑是迴答“中國社會是何以可能的”一本經典。不在於答案的可信與否,關鍵是給人諸多啓發。整本著作中,論點最精當、論據最充分、論述最嚴密的首推吳晗的《論紳權》,從魏晉門閥製度到北宋考試製度,再到元朝之後的軍法治臣,吳晗一步一步將紳權與皇權從共存、共治到降而為奴役的過程剝絲抽繭揭露無遺。對曆史材料信手拈來,運用自如。但是,幾篇文章讀下來,字裏行間也隱隱透齣吳晗對自由知識分子的仇視和輕衊,說古代那些熱衷於維護自身財産和特權的士大夫,用今天的名詞來講,就叫做自由主義者。
社会是何以可能的?这是社会学大师齐美尔追问的问题。 而这本书无疑是回答“中国社会是何以可能的”一本经典。 不在于答案的可信与否,关键是给人诸多启发。 此书,值得一读再读。
評分这本书在研究生一年级时候粗略读过一次,时隔4载,再度读罢此书,有了更多的感受。 第一,费孝通与吴晗的观点差异并不明显。 费老的观点郑也夫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归纳,那就是皇权的独享性、知识分子以及政统和道统。费老的观点虽然引申至先秦、秦汉,并精彩地解读了《论语》...
評分 評分首先,同一文化下相關聯的知識被分爲【技朮知識】和【規範知識】兩類 /*VS.哈貝馬斯的“勞動與相互作用”*/,前者是人同自然打交道所得,後者是人與人打交道所得。人與人之間的規範需要有類似于權威的存在來維持,掌握規範知識的人便成了這種權威。 同時,由於生產力低下,從事...
評分中国古代有双重权威,一重权威是天子,代表政统,另一种权威是读书人,同样代表天命、天道,他们代表了道统。皇帝再有威风,也得尊敬孔夫子,朝拜孔庙,因为孔夫子代表着与皇权平行的另一重权威,这就是道统。皇帝是否代表天命,不能由皇帝自己说了算,天命的解释权在士大夫那...
100年後,皇權與紳權形已非,意尤新
评分經典,不解釋。
评分除瞭費孝通的兩篇,其他都是扯淡!瞎拼亂湊的一本書!垃圾!
评分對社會結構與基層組織的討論具有相當參考價值。吳晗的文風真是讓人生厭。
评分我最喜歡的還是吳晗寫的部分,清楚,而且有幽默的亮點。之前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紳權,讀瞭之後,有瞭些許想法,但是後麵兩三篇,我一看都是同一個人寫的,我就放棄瞭,目測他寫的很爛。我覺得這個話題還不錯,但是其實不就是從素王到狼狽為奸再到奴纔的過程麼,再加上貴族和寒人、武力、重農抑商,差不多就是所有的東西瞭。值得一看,尤其是我終於有點正義的傾嚮的時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