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雅斯贝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 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 应当注重人的生存, 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时代的精神状况》是其重要著作。
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在这本“小书”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西方人“时代意识”的起源(时代意识并非人来就有,在雅氏的论题范围内,它是西方文化精神在近代发生转向的产物),分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原则,讨论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前提及其对社会形态变迁的作用,讨论了民主政治与贵族理想之间的对立。全书以实存哲学式的反思(不是那种思辨性的历史哲学的反思)作底线,描写了与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精神文化的巨大震撼以及这种震撼留给当代西方人的困境。
壬辰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受北京兔子龙文化传播中心委托,前往瑞士巴塞尔采访了隐居已久的卡尔雅斯贝斯,主要向他请教了对当代中国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老人精力很好,谈兴亦浓,在采访中,他一再表明并不了解21世纪的中国,只是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以下是采访实录。 ...
评分本书写于1930年。但正如作者在重印前言中所说:“尽管自它问世以来已发生了种种事情,但是若考虑一下今天的哲学状况和世界情景,那么我认为,它在现在和当时一样有效。”对精神状况的焦虑早已不再是一小波人的专利,它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一、概念准备与前提说明 状况...
评分今天,那种想要认识一切的骄傲以及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主人,从而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世界的妄自尊大叩响了所有的大门。但与此同时,这类骄傲与自高自大所遭到的挫折又引起了一种可怕的虚弱感。人该怎样适应这种情况而不受其影响? 人是精神,人之作为人的状况乃是一种精神状...
评分像海德格尔这样一个迷信纳粹思想、反犹主义的所谓哲学家,也算是没有良知的狂热分子了。所以他的思想里面无疑存在着很多违反人类常识的东西,他的精神追求或许并不值得我们去追步其后尘。 德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走上这个极端,也是德国文化传统中消极要素的一大体现了。当然,包括...
评分本书写于1930年,但作者分析的那个“现时代”的精神境况针对的更像是如今这个现时代,人的迷茫空虚更甚从前。可见经过这100年,人在现代这条路上走了这么远,但对走在这条路上的自己的了解不比100年前的人走得更远。
单从这本书看,Jaspers更有点像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可以对观《启蒙辩证法》;王德峰从英译本译出,故而貌似没贴紧德文原著,不妨认为是再创作。
评分05、8
评分单从这本书看,Jaspers更有点像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可以对观《启蒙辩证法》;王德峰从英译本译出,故而貌似没贴紧德文原著,不妨认为是再创作。
评分雅斯贝斯真有点“是真佛只说家常”的感觉。哲学书却写得如此通俗易懂,但同时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以后,雅斯贝斯大声疾呼“人的实存”犹在。无疑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立人的积极态度,彻底否定了当时的虚无主义思潮。雅氏同时认为理性社会成为一台大的机器,人的灵明因之受损,这与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极为相似。雅氏还批判了马克思主义、佛洛依德主义和人类学三种流行于1930年代的思潮,认为它们均非立人之思想,只是将人视作客体。由此,可以看到,鲁迅的很多思想与雅氏不谋而合。
评分译者信息貌似有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