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德] 瓦尔特·本雅明
出品人:
页数:195
译者:王才勇
出版时间:2002-1
价格:1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413694
丛书系列:西方思想经典文库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文艺理论
  • 艺术
  • 哲学
  • 艺术理论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 德国
  • 文化
  • 机械复制 艺术 时代 技术 文化 传播 复制 个体 工业 现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本雅明被称为媒体哲学的先驱。他把现代定义为机械复制的时代,并称其最大特点是“光晕”的没落,随着“光晕”的没落,在欣赏艺术品时大众的视觉印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它看来传统美学在现今没有太大的用处...  

评分

评分

本雅明被称为媒体哲学的先驱。他把现代定义为机械复制的时代,并称其最大特点是“光晕”的没落,随着“光晕”的没落,在欣赏艺术品时大众的视觉印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它看来传统美学在现今没有太大的用处...  

评分

本雅明写作这篇理论性散文的出发点在于,用再生产的概念来看上层建筑中文化再生产的变化。而再生产在此前是用于讨论经济基础的,来源于马克思。所以本雅明的立场也常被称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 这篇文章的独特性在于它敏锐地捕捉了某种技术的革新带给人们认知的转型,这种认...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若是比较着这个不知所云的老译本,那么新版【灵光消逝的年代】几乎可以算做好译笔,瘸子里拔将军

评分

“机械复制”代表艺术品中历史语境的消逝;展示性代替礼仪性同样标志着艺术品与观众间的互动替代了其内在价值;同时技艺也被程序化的技巧与合作取代;最重要的是从对艺术品的欣赏有意识到无意识:“进入”艺术品的移情式体验为不断变换的光影刺激下的被动反应所替代。这种趋势不正符合工业时代快速的节奏与零件化的生产精神么?

评分

“机械复制”代表艺术品中历史语境的消逝;展示性代替礼仪性同样标志着艺术品与观众间的互动替代了其内在价值;同时技艺也被程序化的技巧与合作取代;最重要的是从对艺术品的欣赏有意识到无意识:“进入”艺术品的移情式体验为不断变换的光影刺激下的被动反应所替代。这种趋势不正符合工业时代快速的节奏与零件化的生产精神么?

评分

一稿二稿这就叫差很多?......一个附录整的比原文还长............

评分

本雅明在这部代表作里论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大批量的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中的Aura(光晕/光韵/灵韵)消失,膜拜价值为展示价值所取代,沉浸凝神的专注态度为消遣性的、间离式的审视态度所取代。主要例子是电影。本雅明还分析了有声电影的多种特性,特别与戏剧作了比较。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比如本雅明的一些论述其实并不符合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反而符合当今社会(也可以说是超前性?),另外一些论述符合当时,不适用于今日。此外,艺术的状况并非如此简单和纯粹,多种艺术形式始终是并存发展的,实际上不存在取代关系,传统艺术也并未衰亡。PS:这个译本整体上还是可以读的,虽然错别字有点多……附录特别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本雅明的主要思想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