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创办人。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对社会研究方法颇有贡献,被誉为“现代经验社会学创始人”。不仅如此,还提出了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流”、“意见领袖”等概念。
伯纳德•贝雷尔森(1912—1979),美国行为科学家,以研究传播和大众媒介而闻名。1941年后开始从事公众舆论研究,1944年加入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1952年成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此后担任人口委员会主席。
黑兹尔•高德特(1908—1975),美国舆论研究学者。她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成员之一,此前,参加普林斯顿广播研究项目。离开广播研究室以后,曾和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合作研究过劳工领袖。1947年离开学术领域投入现实政治生活。1961年后一直运用调查研究法从事舆论研究。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人民的选择(第3版)》作为美国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为大众传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通过对1940年美国大选中的民意进行研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媒介效果、人的社会属性和选战期间的人际联系,提出了在今天新媒体时代越发受重视的“两级传播流”和“意见领袖”等概念,从而成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奠定了主要作者拉扎斯菲尔德作为“工具制造者”的传播学先驱地位。
从作为“工具制造者”的才能、随走随出的概念化能力,到引导结论转向的敏锐嗅觉,你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意外收获怎么就出现在拉扎斯菲尔德身上呢?且向那些诟病社会科学研究一无是处的外星人证明一次,social research还真是项需要天赋和功底的活儿。根据郭...
评分拉扎斯菲尔德自称是个数学家,这为他游刃有余于各个社会学科之间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 搞学术也要为生计问题发愁,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差强人意的市场化方法:办研究所(局),放下身段为企业提供类似洗发水、牙膏的消费品的市场调研。在基金会和政府赞助尚不完全通行的年...
评分拉扎斯菲尔德自称是个数学家,这为他游刃有余于各个社会学科之间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撑。 搞学术也要为生计问题发愁,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差强人意的市场化方法:办研究所(局),放下身段为企业提供类似洗发水、牙膏的消费品的市场调研。在基金会和政府赞助尚不完全通行的年...
评分从作为“工具制造者”的才能、随走随出的概念化能力,到引导结论转向的敏锐嗅觉,你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意外收获怎么就出现在拉扎斯菲尔德身上呢?且向那些诟病社会科学研究一无是处的外星人证明一次,social research还真是项需要天赋和功底的活儿。根据郭...
评分开篇前先引用一句尤里乌斯·凯撒的名言。在我看来,这句话很形象地描述了这本书想要传达的中心要旨: 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1.先说点理论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注意力的选择性可以导致传播的选择性。 针对1...
课程阅读。
评分课程阅读。
评分非常典型的社会学调查报告,研究思路清晰,报告写作言简意赅。虽然有些细节的研究设计,我并不是非常理解和认可,但是读完全作还是深受感动。一项田野调查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人力,期间遭遇多少困难,这些令人胆怯。然而依旧有那么一些学者和机构(或功利或公利)愿意如此艰难地去做这样的研究,追寻真理,试图解析人类社会的奥秘。
评分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也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其《人民的选择》为传播学里程碑式的著作之一,通过对1940年美国大选中的民意进行研究,阐释了媒介效果、人的社会属性和选战期间的人际联系,提出了在今天越发受重视的“两级传播流(The 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和“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两个重要概念,本书的最重要发现是认为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强大。研究设计非常考究,有缜密的实验设计和足够的田野调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逻辑上的问题。只是觉得如果能引入回归模型解释起来会轻松很多,不过当然在80年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评分少见的好看的学术类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