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曼尼得斯篇为柏拉图对话录之一,也被视为最难理解的一篇。对话内容为当时两大哲学家 Parmenides 与 Zeno of Elea的会面,以及年轻的苏格拉底。会面的内容是 Zeno of Elea主张他的一元论而与当时主张多元论的学者相互冲突,这些学者认为一元论当中充斥著荒谬与矛盾。
想要为这本书做书评,已是很久的愿望。然而一直想要一个更好的人来介绍它。倒不是说对这本书不熟悉——虽然也不够熟悉——而是,有关柏拉图,有关陈康,实在不是该由一个无知晚辈妄加言说的。但是,为什么这么久未见此书的读者介绍此书?是不够高深?算不上分量?还是,没有价...
评分陈康译注之《巴曼尼德斯篇》,终于读毕。这本书我近乎连续阅读了三周半的时间,这时间很长,但是我认为,比我看的快的,很可能是无所得的。鄙人驽钝,很多话头需要反复咀嚼,我真的很难想象,古希腊哲学中还有阅读难度超过这本书的著作。不知道怎样为这本书写读书笔记,下...
评分读书笔记237:巴曼尼得斯篇 苏格拉底同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他的学说都是通过柏拉图的对话录流传了下来,最著名的就是理想国。最深奥难解的就是这本巴曼尼得斯篇,巴曼尼得斯现在翻译成巴门尼德,是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据说年轻时期的苏格拉底曾经见到巴门尼德,向他请...
评分1、柏拉图论“相” 陈康认为《巴门尼德斯篇》中关于“相”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1、极端相反的“相”是否相互分离而不相互结合;2、极端相反的性质怎样在个别事物里相互结合。3、同名的“相”和个别事物对立的问题4、“相”和个别事物对立的问题。5、个别事物分有“相”的...
评分手头这部《巴曼尼得斯篇》是83年第1版第3次印本,读时发现一些错讹(注首引文以正文为准),简单整理成23条校记,供大家参考。另外找到三位网友的12条校记,也一并附上,以免翻检之劳(雷同的只保存网友校记)。共计35条。 页41注37“许多……物的”应作“我你……事物”。 ...
眼花缭乱的是不是是不是的是不是的是的不是和不是的是的……
评分挑战智商。
评分读不懂,55555
评分挑战智商。
评分(只看了第一部分)晚年的柏拉图试图以对“极端相反者是否互相结合而不互相分离”问题的肯定回答作为提出通种论解释现象世界的尝试。少年苏格拉底提出相论的三个特性:相与特殊事物的对立、分离和分有,试图在两者独立存在的前提下以第三个特性建立两者的练习。巴曼尼得斯以同名问题(相与特殊事物在内容上无差别)和分有的无法解释等对此进行了逐一批驳,其在第一部分末尾的发言似乎是柏拉图暗示第二部分的发展方向:这种相论问题的无法解决要求一种完全不同的相论,但必须以肯定相的存在为前提。需要注意的是少年苏格拉底从未提到人造的相(相作为创造者的模型)和相和特殊事物的联系中创造者的位置。由于同名问题的困难如此相和特殊事物无法建立因果联系(类似与以相为模型被制造地类似的区别)。这是与柏拉图的中期相论(国家篇)完全不同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