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陳思和 文學史 當代文學史 教材 當代文學 文學 現當代文學 中國文學
發表於2025-02-16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考研必備
評分像人寫的
評分4星半,作品賞析占重要比重的文學史,一次有現實意義的嘗試:如今中文係的學生們除瞭僵硬的術語外大都不懂得從審美層麵感受文學,隻知文學史而不讀文學作品。
評分像人寫的
評分我水平不高,隻覺得這本書既具有通俗易讀性,還保證瞭有不少高於大多讀者水平的乾貨與作者觀點。 雖然這是以文學作品為主型的文學史,但其中所穿插講述到的文學發展的過程以及文學傢命運的變化,也是足夠清晰,足夠讓我對當代文學史有整體性的瞭解和把握。 ps: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從對各階段有代錶性的優秀作品的具體講解中去簡要介紹相關聯的時代與文學背景的講述方法,很贊同作者所堅持的核心編寫觀念——“突齣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講解,讓學習者充分感受到現代漢語文學創作的魅力所在,從審美欣賞的層麵上領悟現當代文學的存在價值。” 因為初學者對於一個學科的感性把握,是會極大影響他之後的學習和鑽研,這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陳思和,男,1954年1月生於上海,原籍廣東番禹。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入復旦大學中文係,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任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中文係主任,兼任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工作。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著有專著《巴金論稿》(與李輝閤著)、《巴金研究的迴顧和瞻望》、《中國新文學整體觀》、《20世紀中國文學論》(韓譯本);學術傳記《人格的發展——巴金傳》;編年體文集《筆走龍蛇》、《馬蹄聲聲碎》、《羊騷與猴騷》、《雞鳴風雨》、《犬耕集》、《寫在子夜》、《豕突集》、《牛後文錄》;選集《陳思和自選集》、《還原民間》、《黑水齋漫筆》、《新文學傳統與當代立場》;對話集《夏天的審美觸角》、《理解九十年代》等。其中,《中國新文學整體觀》1990年獲全國首屆比較文學優秀圖書一等奬;《陳思和自選集》1998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一等奬。參與發起“重寫文學史”、“人文精神尋思”等知識分子話題討論,並參與策劃“火鳳凰”係列圖書。
本書是一部“以文學作品為主型的文學史”,通過對具體作品的理解來進行文學史概念的引導,傳遞齣文學史的信息;同時,打破以往文學史一元化的整閤視角,以共時性的文學創作為軸心,構築新的文學創作整體現,顯示齣特定時代多層麵的精神現象。
本書貫穿瞭主編陳思和的幾個頗具創見的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核心觀念:“多層麵”、“潛在寫作”、“民間文化形態”、“民間隱形結構”、“民間的理想主義”、“共名與無名”等,以此梳理當代文學史的復雜成分和發展流變。
本書以文學現象為依據,在介紹文學運動史料和文學史背景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作品分析方麵,使學習者通過解讀作品去實現對文學史中體現齣的精神傳統的理解。書中將當代文學史分為1949——1978、1978一1989、90年代以後三個階段,對三個階段的主導特徵戰爭文化規範、和平建設時期新的文化規範以及“無名”時代的文化多元狀態進行瞭深入細緻的分析。
本書既是一部普及性的文學史教材,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和探索性,適閤大專院校學生和文學愛好者閱讀,也適閤文學研究者做參考。
在这本书前言中,陈思和对20世纪中国文学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整个文学史的演变过程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知识分子的梦想史、奋斗史和血泪史”,也为不同阅读人群提出了不同的解读方式,并指出了本书的几个关键词:“多层面”、“潜在写作”、“民间文化形态”、“民间隐...
評分2002年陈思和编写的一部被称作“具有重写文学史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成为目前为止在中国高校中最有影响的教材之一 。2005年出版的这《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则是基于优秀教材基础上的更为完善的教材。它不仅仅适用于大学生的学...
評分 評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思和就在《上海文论》最早提出要“重写文学史”的口号,这一倡议得到一些新潮评论家的响应。陈思和的目的很明确:“‘重写文学史’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要在现有的文学史行列里再多几种新的文学史,也不是现有的文学史基础上再立几个作家的专论,而是要...
評分一部独特的当代文学史,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模式,而是由点及面铺开,选出特殊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作个案分析,以此叙述了当代文学的演进。最大特点是角度的变化,这融汇在了陈思和的几个主要理念中:“潜在写作”、“民间隐形结构”、“民间文化形态”、“共名和无名”...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