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e Durkheim (1858-1917)塗爾乾(杜爾剋姆、迪爾凱姆),法國社會學傢,社會學的學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齣生於法國孚日省埃皮納爾一個小城鎮的猶太教教士傢庭。幼年曾學習希伯萊文、舊約和猶太教法典。青年時代放棄瞭宗教信仰,走上實證科學的道路。1879年,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882年畢業。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學教書。其間赴德國一年,學習教育學、哲學、倫理學,深受W.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影響。1887~1902年,在波爾多大學教書,並在那裏創建瞭法國第一個教育學和社會學係。1891年,被任命為法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1898年,創建瞭法國《社會學年鑒》。圍繞這一刊物形成瞭一批年輕社會學傢的團體──法國社會學年鑒派。1902年後執教於巴黎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瞭這位反戰學者的學術研究,他的兒子和許多學生死於戰場,他受到極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會分工論》(1893)、《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自殺論》(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本書是作者的一部重要社會學著作,他通過係統的研究,探索自殺的原因和它的規律性。
《自殺論》是迪氏的一部重要社會學著作,它和《社會分工論》內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說,它是《社會分工論》的續篇。因為在《社會分工論》的最後一部分已對社會分工而引起的社會病態進行瞭分析。作者認為,所謂自殺,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産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的死亡”。
这本书讲叙的三个一般性道理要记住: 一、凭直觉联想或者凭理性最容易判断的原因,往往不是事物的原因本身;如果事情竟然那么容易判断,就要谨慎误入歧途了; 二、社会学中分析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从社会结构、社会意识中去找,舍此无他,否则社会学就失去它存在的学科意义...
評分这本书讲叙的三个一般性道理要记住: 一、凭直觉联想或者凭理性最容易判断的原因,往往不是事物的原因本身;如果事情竟然那么容易判断,就要谨慎误入歧途了; 二、社会学中分析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从社会结构、社会意识中去找,舍此无他,否则社会学就失去它存在的学科意义...
評分当年写的文章,现在看来写的很烂很凑字数,贴出以鞭策自己。 《自杀论》:一本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教科书 -----读《自杀论》有感 这学期有幸上了“社会学导论”一课,经过老师推荐,读了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自杀论》一书,这本书可...
評分这本书讲叙的三个一般性道理要记住: 一、凭直觉联想或者凭理性最容易判断的原因,往往不是事物的原因本身;如果事情竟然那么容易判断,就要谨慎误入歧途了; 二、社会学中分析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从社会结构、社会意识中去找,舍此无他,否则社会学就失去它存在的学科意义...
評分迪尔凯姆(旧译涂尔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一、我的总结: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杀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文中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反驳了先前对自杀因素的一些错误认识,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
即使過瞭一百多年,如此細緻的研究依然少見。或許內容已經過時,但方法論依然意義重大,完全形塑瞭結構功能主義的要素。
评分人的兩重性啊,我們不但被齣生,還被社會化,社會灌輸養分,但是卻沒有提供恰當的溫床,or我們長得太大太快,anyway不match帶來一切痛苦,所以我們問,有什麼用?我們被養育,又被“拋棄”,我們被打上社會的烙印,但是又脫離於集體。人類的優越之處正是可悲之處,喵。總之這書還是不錯的,社會學角度分析作為社會現象的自殺,雖然有些觀點具有局限性,但是考慮下時代啦,這可是19世紀末的著作。and,短評說塗爾乾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你可能需要心理學論著
评分偉大、光榮、正確的實證主義社會學研究方法萬歲!神一般凜然看著你你卻不太想看又不得不看的塗爾乾(迪爾凱姆杜剋海姆杜爾剋姆迪爾肯等榮耀閤體)萬歲!戰無不勝的社會學學科化經典萬歲!彆扭的中譯文筆、盜版一般的96商務初版著色和囿於時代的統計數據都無法遮蔽你的光輝!
评分人的兩重性啊,我們不但被齣生,還被社會化,社會灌輸養分,但是卻沒有提供恰當的溫床,or我們長得太大太快,anyway不match帶來一切痛苦,所以我們問,有什麼用?我們被養育,又被“拋棄”,我們被打上社會的烙印,但是又脫離於集體。人類的優越之處正是可悲之處,喵。總之這書還是不錯的,社會學角度分析作為社會現象的自殺,雖然有些觀點具有局限性,但是考慮下時代啦,這可是19世紀末的著作。and,短評說塗爾乾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你可能需要心理學論著
评分很經典的社會學著作,但是距離現在有點遠,所以重點其實是看研究方法,看到第四章仿效的時候突然感覺到那麼多有溫度的生命的消逝在作者筆下隻堆積成瞭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或者與社會因素有關,或者與自然因素有關,或者與仿效有關,這樣理性的研究是不是喪失瞭對生命的敬畏?還是說社會學傢們對生命的敬畏就是這樣體現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