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的节日

幽灵的节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太史文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侯旭东
出版时间:1998-01
价格:15.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17674
丛书系列:外国学者笔下的传统中国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社会史
  • 宗教
  • 历史
  • 民间宗教
  • 太史文 鬼节 社会史
  • 太史文
  • 社会文化史
  • 幽灵
  • 节日
  • 奇幻
  • 悬疑
  • 神秘
  • 节日庆典
  • 超自然
  • 心灵之旅
  • 东方传说
  • 心灵惊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首先综述鬼节的主要活动、在中国及东亚流行情况与鬼节的多重意义,进而提出对中国社会中宗教形态的认识。作者将社会中的宗教区分为“制度型”与“扩散型”两种,并加以修正来为鬼节定位,视之为涵盖了从扩散型宗教到制度型宗教的所有形式。由此引出对资料性质的关注,强调不同资料的价值,突出视角的多样性。最后由提示宗教形态转到具体考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外国学者笔下的传统中国”总序
译者序言
原序
一、导论
鬼的传布
鬼节的意义
中国社会中宗教的诸形式
佛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
二、鬼节前史
本土宗教中的七月节庆
僧人日程
道教类似的行事
结论
三、中国中世纪鬼节史片断
四、神话背景
一个事例
目连的身世
饿鬼
母亲与僧众
结论
五、作为巫的目连
社会背景
佛教背景
作为巫的目连
结论
六、鬼节的宇宙观
《目连救母变文》中的宇宙观
背景中的鬼节宇宙观
结论
七、佛教与家庭
亲属关系的束缚
僧人的力量
结论
八、结语
社会学角度的把握
仪式角度的把握
历史角度的把握
参考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 作者Stephen F. Teiser将目光投向中世纪中国的特殊宗教节日——鬼节之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把握和探究。作者的问题意识在于,他发现中国宗教史的作者往往是那些倾向于反对佛教的政治人物,抑或是强调经典起源以及强调于庙墻内举办的具有秩序性目的的法...  

评分

38頁:6-10世紀間,中國僧人寫了六種註疏,分別為吉藏、覺救、慧淨、慧沼、宗密、智郎。 案:作者這個統計依據不明。檢索日本、高麗各家章疏目錄,唐代為《盂蘭盆經》作注釋者,計有:吉藏、慧淨、慧沼、宗密、智朗、傳奧、遇榮、智光。 關於傳奧,嘉興藏內的《佛心慈濟玅辨大...  

评分

1 作者Stephen F. Teiser将目光投向中世纪中国的特殊宗教节日——鬼节之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把握和探究。作者的问题意识在于,他发现中国宗教史的作者往往是那些倾向于反对佛教的政治人物,抑或是强调经典起源以及强调于庙墻内举办的具有秩序性目的的法...  

评分

1 作者Stephen F. Teiser将目光投向中世纪中国的特殊宗教节日——鬼节之上,从社会学、人类学及历史学的角度对其加以把握和探究。作者的问题意识在于,他发现中国宗教史的作者往往是那些倾向于反对佛教的政治人物,抑或是强调经典起源以及强调于庙墻内举办的具有秩序性目的的法...  

评分

这本书是在CKYang那个institutional v.s. diffused religion的框架下考察中国的盂兰盆节的。偶感兴趣的是,这个七月半是虾米时候流传到当时的也蛮之地,并被纳入到少数民族的生活之中的。不过这本书里没有涉及这些,只是介绍了于兰盆节的由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怎样与本土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什么都说到了,但好像什么都没说透。据说此书在米国评价甚高,再一次鄙视一下彼国的汉学。

评分

#从七月半鬼节入手,探讨佛教怎么融入中国古代传统社会

评分

#复印。

评分

话比较绕,主要还是写佛教怎么通过《目连救母变文》这种早期二人转说唱戏文深入普通民众人心的,对目连做了很多考证。

评分

用杨庆堃的理论研究了古代的鬼节,宗教文献的人类学操作。死穴就是:在本土化过程中,道教所扮演的角色被遮蔽。(订误:P200、255,于君方;P218,钱南扬;P233,劳榦、龙彼得;P250,塚本善隆、富察敦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