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多了之后,越来越发现,每次回头读完一本经典,都觉得当初在大一政治学原理课上是多么傻,跟着课本(不管是洋人教材还是本国编写教材)上和老师随口说的对经典的简介,傻乎乎地就定性了,也不下点功夫读原文,又懒又随便,基础没打好。当然英文不够好也是一个原因。现在...
評分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没看名著,因而很少感受到震撼的感觉。于是前几天从书架上寻觅到米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在家里看了百十来页,然后回北京又花两天时间将之看完。这本书写于1911年,距今正好是100年,然而这本百年前的书却仍然能够闪烁着光辉的洞见,仍然能够对现实问...
評分米歇尔斯在本书第一章第一节有这么一句话:“ 事实上,组织是保守逆流滋生的温床,它漫过民主的平原,有时泛滥成灾,并将这一平原冲刷得满目疮痍。” 这是本书建立在实证经验基础上的论述中偶然闪现的描述灵光。 这让我想起了康德于1781年发表的...
評分 評分读的书多了之后,越来越发现,每次回头读完一本经典,都觉得当初在大一政治学原理课上是多么傻,跟着课本(不管是洋人教材还是本国编写教材)上和老师随口说的对经典的简介,傻乎乎地就定性了,也不下点功夫读原文,又懒又随便,基础没打好。当然英文不够好也是一个原因。现在...
無論何種組織,當維持權力成為有權者的首要目標,則其行為必然會背離其所宣稱的價值觀。既主張人人平等,又努力攫取特權。想起某些NGO從業者,既號召對同性戀、艾滋病感染者、乙肝病毒攜帶者反歧視,日常生活裏又明確歧視他們。
评分政治學名著譯叢係列~
评分精英政治鐵律。
评分最感興趣的是他對歐洲大陸不同國傢社會民主黨和工人組織之間的比較研究,很有意思
评分論述根源於對於人性和群體理性的不信任,多數人永遠不可能實現自治,沒有一種大眾運動能夠為文明世界的社會機體帶來深刻而久遠的變革。運動的最初發起者—即那些領導和推動運動的力量,最終日漸脫離大眾,並被吸引到“政治階級”的隊伍之中。任何集體性組織機構的形成都是齣於勞動分工的需要,而一旦這一機構穩固起來,它便會形成屬於自身的特殊利益。這種特殊利益必然與集體利益相衝突。更有甚者,發揮著特殊功能的社會階層逐步走嚮獨立,並為自己建立維護這種特殊利益的機構。最終,他們逐步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階級。這也道齣瞭大多革命與起義(包括中國)領導者與普通人之間關係演化的規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