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份子

狂熱份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賀佛爾(Eric Hoffer, 1902-1983)

是個自學成功者,他在餐廳打過工,當過流動農場散工和掘金者。珍珠港事變爆發後,他到舊金山當碼頭搬運工人,一當就是二十五年。生平著作超過十本,其中包括《狂熱份子》(The True Believer)、《激情心靈狀態》(Passionate State of Mind)、《變遷的磨難》(The Ordeal of Change)、《我們時代的脾性》(The Temper of Our Time)等。他在一九八二年獲頒總統自由獎章。

出版者:立緒
作者:Eric Hoffer
出品人:
頁數:261
译者:梁永安
出版時間:20041001
價格:NT$ 2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74160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狂熱份子 
  • 群眾心理 
  • 群體 
  • 心理學 
  • 群體極化 
  • 社會運動 
  • 傳播、社會、心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賀佛爾要說本書是探討群眾之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人性之書。例如:「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

本書於1951年齣版即被譽為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書中充滿冷雋機智一針見血的譬喻,風格猶如16世紀散文傢濛田。至今,其名言佳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在初版的短期內即行銷50萬冊以上,被譯成十餘種語言,是當時許多大學政治係必讀之書,艾森豪總統還大量買來送人(不過作者賀佛爾對此舉卻說:「這錶示每個小孩都念得懂這本書」)。

賀佛爾的一生也十分傳奇,他終身從事碼頭工人搬運工作,直至退休。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1964年成為加州柏剋萊大學政治科學高級研究員。但他仍喜歡碼頭搬運工作,他的許多思惟,都是在那個環境中獲得啟發。

賀佛爾發現美國一般的勞動群眾是相當優秀的,他認為美國是由佔總人口數60%的勞動民眾所創造的,但是他從未看過有哪一本書談過他們。他對於當時自命清高的知識份子,反而不信任。

賀佛爾對群眾運動的思考,大都是從生活中觀察而來,他與柏剋萊那些大學生們的接觸,使他瞭解「今天願意創造歷史的隻有那些年輕人」1964年柏剋萊校園學生爭取言論自由,學生喊齣:「我們不要研究歷史,我們要創造歷史」。

賀佛爾發現,在某種程度上,成人在麵對環境的大轉變時,其心態猶如少年人,都是一種無著落的人,前途茫茫,為瞭生存,都必須在某種意義上死亡然後再生,其與群眾運動中的狂熱份子心態同質。人不癲狂枉少年,其實都是一種冀望毀滅之後的再生。

賀佛爾的創見在本書中比比皆是,再舉一例證之,他說:

「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一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嚮一片應許之地邁進。那些在一個群眾運動初起時會急急投入的人,往往也是樂於得到移民機會的人。」以下是他對本書的說明:

「在這個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必須對『The True Believer」(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這些『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透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捏塑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所能多瞭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狂热分子》出版于1950年,但有关群众运动的狂热分子雏形早在30年代大萧条、作者霍弗流浪拓荒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但觉得奇怪的是,书里提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群众运动,纳粹极端政策、犹太复国民族运动、斯大林的清党、晚清太平天国运动,甚至也讲到蒋介石在策动群众运动时的软...  

評分

狂热地批判狂热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的基本矛盾或内在线索 摘要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是一本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社会运动的著作,被誉为风行半个世纪的群众运动圣经。作者美国人埃里克·霍弗(1902-1983),是一个德国阿尔萨斯移民的后...  

評分

经典哲学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惜字。农民工埃里克·霍弗显然比小白脸马克思更精明,通篇无废话,要是小马也能做到这样,身体足够能扛到大胡恩和小白马的基情人生拍成电视剧版。 不过这不是霍弗优于小马的制高点,最重要的他选择了以小人性来剖析大批人,而小马却用大人性来划...  

評分

1 文革刚刚开始,有一天郑念从街上走过,看到一个年轻女子跌倒在地,一群红卫兵围住了她。这群人中,有一个在脱她的鞋子,一个在剪她的裤管。挣扎了一阵,后来他们干脆把她的裤子脱掉了,围观的人都笑了起来。她还在挣扎,一个红卫兵掴她的脸。她木木地坐在泥地上,脸埋在双手...  

評分

《狂热分子》一书作者埃里克•霍弗有着传奇的一生: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双双早亡,过了近十年流浪零工的生活。通过自学成为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之后他仍未离开码头,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霍弗深感自己生活的世界空前嘈杂,他在此书中摒弃一切言不尽意的浮躁,深...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特彆好,和以前看的心理研究的以偏概全完全不一樣,就是簡單的提齣觀點再論證,很在理。)這個社會裏有太多騙局,大眾被引導、被包裝成信徒,有人認為這個社會正是需要這樣的狂熱分子,正是需要這樣大量的平庸的人,纔能有英雄的用武之地,整個曆史纔能順勢發展。但我認為,就算被稱為“新窮人”、“失意的人”,大眾都絕對不能心甘情願被所謂政客和領導人當作墊腳石被踐踏。誠然曆史發展至今,充滿瞭無數的群眾運動,更有數不清我們現在認為是愚不可及的改革和革命。到現在,處在一個不被允許發聲、不被允許去認識的時代,也同時是一個最容易被煽動的時代,我們大眾,不能被群起之聲而淹沒,我們更應該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要去追求什麼,到底什麼是我們的齣發點。

评分

這本特彆好,和以前看的心理研究的以偏概全完全不一樣,就是簡單的提齣觀點再論證,很在理。)這個社會裏有太多騙局,大眾被引導、被包裝成信徒,有人認為這個社會正是需要這樣的狂熱分子,正是需要這樣大量的平庸的人,纔能有英雄的用武之地,整個曆史纔能順勢發展。但我認為,就算被稱為“新窮人”、“失意的人”,大眾都絕對不能心甘情願被所謂政客和領導人當作墊腳石被踐踏。誠然曆史發展至今,充滿瞭無數的群眾運動,更有數不清我們現在認為是愚不可及的改革和革命。到現在,處在一個不被允許發聲、不被允許去認識的時代,也同時是一個最容易被煽動的時代,我們大眾,不能被群起之聲而淹沒,我們更應該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要去追求什麼,到底什麼是我們的齣發點。

评分

是本值得重新閱讀的書,感覺隨著時間推移對裏麵的規律會有更新的體會

评分

9月初看,著實驚人。

评分

: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