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剛,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為《解放軍報》記者、《中國減災報》執行編委、《三聯生活周刊》執行主編、中央電視颱《新聞調查》欄目總策劃、《南方周末》常務副主編。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軍與李鴻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每次看这种灾难性的文字的时候,那种深沉的震撼总是可以就这样笼罩心头。 那是一种绝望中对希望的渴求,是一种渺小生命在大自然的残酷之中流露出来的卑微的哀求。 没有经历过那种场面,真真写不出来这种令人悲痛欲绝的文字。 当天空阴云密布,当狂风在耳边怒号,当生命只剩下几...
評分昨晚加上今天早上,看完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当然,看的是电子书,应该是1996年的大陆删节版。但即使如此,也已经触目惊心。 人以史为鉴。1976年7月28日,与2008年5月12日,有着诸多可比性和不可比性。而我唯一铭记的,则是“我们不应健忘”这一信条。我们经常忘记,甚至忘...
評分1976年7月28日,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以上,400年地震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如果没有读到这本报告文学,单单看这些数字或许并不会产生多么强烈的实感,即使经历了有线数字媒体转播下的汶川地震。但是,看过了钱钢老师的笔迹,在回顾这些史...
評分读书笔记13 唐山大地震 (1)真实性原则; 无论消息、通讯,还是属深度报道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或特稿等都具有普适性,不应因新闻体裁的改变而改变。《唐山大地震》采访了大量的个体:有受灾者、有救灾者、有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者,采访前后历时8年。信源丰富,相互交叉印...
評分1976年7月28日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惨痛的日子,这一天,地动山摇,山河破碎,唐山这个老工业城市在这场强震中支离破碎。无数个家庭因此破裂,二十四万人的生命因此终结。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地震发生时的瞬间到底发生...
這是一本寫人和人的痛苦、無助、迷茫的書;它讓我懂得瞭,知識分子應當懷有悲憫的情懷,蘊含人道主義精神,矢誌為身處水深火熱之人代言、發聲。
评分這是一本寫人和人的痛苦、無助、迷茫的書;它讓我懂得瞭,知識分子應當懷有悲憫的情懷,蘊含人道主義精神,矢誌為身處水深火熱之人代言、發聲。
评分讀完
评分背後的故事這麼多
评分《唐山大地震》,中六讀過,事隔十多年後重讀,震撼隻會有增無減。如果單讀會考範文《我和我的唐山》,會覺得此文過於矯揉造作,後來讀畢全書,纔能領略若乾苦澀,纔覺得《我》是沉澱後的結果。到瞭現在打工瞭,讀到書末的章節更能體會科研人員失之交臂的憤恨。 《唐山大地震》的確是一本情理兼容的報告文學經典作品(對不起,報告文學我就隻讀過這本),就算已經寫成瞭25年,文字仍然見得鏗鏘有力,不落俗套。閱讀時一直在想《我和我的唐山》充其量隻是資料較豐富的抒情文,當年中文課本怎能將之歸入報告文學一類!報告文學的序言並不一定都是報告文學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