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下乡

送法下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苏力
出品人:
页数:466
译者:
出版时间:2000-10-0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0202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苏力
  • 法律
  • 法社会学
  • 送法下乡
  • 法律社会学
  • 法理学
  • 朱苏力
  • 法律普及
  • 农村法治
  • 基层治理
  • 普法教育
  • 法律服务
  • 乡村发展
  • 法治建设
  • 公民权利
  • 法律宣传
  • 送法进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基于实证调查,运用交叉学科知识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理论著作,它力求开掘只有中国学者(由于其在自存环境和文化修养上的比较优势)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基层司法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同时又对一般司法制度具有理论意义问题,给读者智识的挑战和思想的愉悦。

本书分四编。第一编以送法下乡、法院行政和审判委员会三个制度为切入点从达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问题及理论问题。第二编针对区际法系和英美法系有关司法研究之空白;集中考察基层司法中的技术和知识问题,力求将传统司法理论中看不见的初审法官的技术和知识“问题化”,纳入一般的理论分析。第三编考察中国基层司法中包括法官在内的各类法律人。第四编考察了法律实证调查中的权力问题。是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作者简介

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东台,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70年12月入伍搞炮兵测绘(最高军职为班长),1976年6月退伍后当测绘工人,游山玩水8年,喜好写点新诗,一度想当诗人。1982年获得法学学士,并考研成功;但似乎又别有所思,赴广东海关分署“从政”。两年后二度考研,再次“混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就读于张国华教授门下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一年后,赴美自费公派留学,先后就读于加州McGeorge School of Law和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获LL.M(1987,美国商法与税法)、M.A(1992,美国法律制度)和Ph.D(1992,法律的交叉学科研究)学位。实验生活多年,几度见异思迁,专业换了不少,飘流各地(包括海外),似乎才觉悟自己别无所能,只能读书、教书。主要著述有学术论文、评论70余篇:自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规制与发展》《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法理学问题》《司法过程的性质》《国家篇·法律篇》。

目录信息

世纪末日的交待(自序)
致谢
导论:研究中国基层司法
一、为什么司法
二、为什么基层
三、为什么中国
四、法律学术的意义
五、本书的结构和安排
第一篇 司法制度
第一章 为什么送法下乡
一、问题和材料
二、为什么送法下乡
三、权力的运作与空间
四、下乡——局部支配性权力关系的重建
五、村干部——地方性知识的载体
六、知识的另一种可能和村干部的另一角色
七、结语
附录:感受中国法律的现代性
第二章 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
一、问题
二、法院的两套制度及其结构
三、司法过程中实际体现的行政化审判制度
四、行政化中的集体决策
五、最后的评论
第三章 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
一、问题的界定
二、进路、方法和材料
三、审判委员会的构成和运作
四、法官的看法和理由
五、法官的理由是否可信
六、另一个视角的考察
七、审判委员会的问题
八、两个例子的简析
九、结语
第二篇 司法知识与技术
第四章 初审法院与上诉法院
一、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司法知识
二、司法知识谱系的勾勒
三、作为初审法院的中国基层法院
四、作为中国初审法院的基层法院
五、作为开头的结尾
附录:初审法官的重要性
第五章 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个“案件”
三、关注的差异
四、为什么关注纠纷解决
五、特殊主义背后的规则
六、现代化与规则
第六章 纠缠于事实与法律之间
一、引子:韦伯与秋菊
二、耕牛的纠纷与法律的纠纷
三、中国司法中的事实争议
四、事实,还是法律
五、事件的社会格式化
六、事件的公文格式化
七、反证
八、尾声
附录:作为格式化工具和过程的司法
第七章 穿行于制定法与习惯之间
一、从司法透视习惯的意义
二、案情始末和“法律”处置
三、习惯的弥散和认同
四、制定法与习惯的互动
五、余论
第八章 基层法官司法知识的开示
一、司法知识与法官的关系
二、法官知识生产的主要制约和资源
三、在事实争议上
四、在法律争议上
五、基层法官知识的实践意义
六、基层法官知识的理论意义
第三篇 法官与法律人
第九章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
一、乡土社会法律人概述
二、法律工作者
三、法律文书送达人
四、作为律师的法官
第十章 基层法院法官的专业化问题
一、“复转军人进法院”
二、基层法院法官的大致状况
(一)复转军人
(二)大专院校毕业生
(三)其他地方单位调进法院的
三、法学院学生都去哪儿啦
四、“解放军是个革命大学校”
五、“一盆水洗脸,一桶水也洗脸”
六、“学校[学]的那点儿东西,我都还给老师了”
七、“化作春泥更护花”
八、“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
附录:美国的治安法官和治安法院管辖
第十一章 基层法院法官的司法素质
一、问题
二、操作定义、假说和可测定假说
三、原始材料的说明和处理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五、关于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
附录:刑事/经济案件一审判决上诉率简析
第四篇 研究方法的反思
第十二章 法律社会学调查中的权力资源
一、问题的提起
二、权力关系分析之一
三、权力关系分析之二
四、启示
参引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导论:四个问题 作者在导论中就本文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原因做出了解答,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并分别作了回答。 一、 为什么研究司法? 1、中国应当实行法治,然而法治的理想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技术层面,没有具体的制度和技术保障,任何伟大的理想都不可能实现,甚至会...  

评分

苏力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主题鲜明、新意迭出,力图糅合“本土资源”与“西学源流”的冲突,是难得的有“意思”的书:文章立论是法律专著,研究理路是本土调研,叙述手法是文学深描,论证精神是历史唯物主义。全书总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以送法下乡、法院行政...

评分

导论:四个问题 作者在导论中就本文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原因做出了解答,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并分别作了回答。 一、 为什么研究司法? 1、中国应当实行法治,然而法治的理想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技术层面,没有具体的制度和技术保障,任何伟大的理想都不可能实现,甚至会...  

评分

导论:四个问题 作者在导论中就本文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的原因做出了解答,他提出了四个问题,并分别作了回答。 一、 为什么研究司法? 1、中国应当实行法治,然而法治的理想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和技术层面,没有具体的制度和技术保障,任何伟大的理想都不可能实现,甚至会...  

评分

与其说是一篇书评,不如说是以书评的形式写点别的。苏力老师是国内知名的法学教授,看过很多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在这个讲话不用负责任的网络上,我也尽量客观地看待这些无法证实的东西,以免在脑子里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对其作品的学习。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人品...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深圳的火车夜读过来,晃晃荡荡的,书里写的也不是什么刻板的内容

评分

一种对知识的清洗与重塑,它的最大价值是引起了反思与怀疑。它提供了一种饶有价值的偏见,从法治本土资源与中国的主体性出发揭橥出当下被西方法学理论的意识形态霸权所压抑遮蔽的“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为中国法学乃至法治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进路。在当今中国的政治谱系中,苏力的观点仍然是比较保守主义的,而后现代主义的帽子似乎也不是诬告,书中的理论叙事范式是建构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福柯的微观权力运作之探寻的方法论上的。书中徘徊着马克思,尼采与福柯的幽灵。

评分

受够了法学高教教科书之后踏踏实实的实用主义带来的智识愉悦

评分

苏力悟性极高,具备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但论证过程还是本土化或者说有失科学严谨。

评分

还是有些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