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
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计划上大学,十五六岁就开始周游世界,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虽然贫富分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远没有得到解决,但是,许多富家子弟为了上大学参与了这些暑期和“空缺年”的课程,改变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了解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结果,他们没有变成势利的特权阶层,而是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
我看到薛涌先生提到品味和修养的问题,他说,好的学校会注重历史、文学这些东西的学习,即便是学经济学的,也很注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研读。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代人需要的:安静的读书心。很是安慰,我们原本就该享受这样理念指引下的大学。
评分几年前看过,零碎的印象。现在有孩子了重拾,一口气读完,不记得不记得了,记得的还是那些。定位于社会学比教育学更适合,一度怀疑作者跑题了,但可以理解为从社会层面上剖析不同阶层教育的差异、原因和未来方向,而不是停留在家庭层面上实用性意义。不过后面几章,作...
评分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贫富分化:中高产阶级通过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下一代社会精英。由于他们为自己的子女从小奠定了教育上的绝对优势,在日后的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别的阶层很难对之挑战。他们经济、社会和文化优势被固定下来、奇-_-书^_^网继承下去。结果,美国...
评分刚刚看完,感觉有些奇怪~ 如果不是同意要求,我是不会去看这类的书籍的。在寻找它的时候,无意发现,西单图书大厦的书架上竟有整整5大柜子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书籍!!现在的家长怎么了?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教育怎么了?一定只有通过这些文字才可以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
评分薛涌应该是个好同学吧 起码态度好 不是装blity系的 书的风格确实不统一 前半部分集中在教育上 总而言之, 在我这里 态度诚恳的作者基本就是好作者, 书都基本能看。 当然这是专门说介绍个什么给我们知道的作家 如果是诗人 态度再好也不能够哇~ 烂诗 真的无论怎 么 都不会 ...
内容不只是教育,还包括了美国的很多方面,对增进对美国了解还是有帮助的
评分本来可以打4星的,看了异类和1万小时理论之后,觉得应该打3星
评分作者字里行间的小精英意识实在是让人想笑
评分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学到很多。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方向。
评分一二部分可看,三四部分可不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