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1946年間,國共兩黨關於聯閤政府與一黨訓政的爭論,是兩種對立的國傢政體的爭論,是爭取一個怎麼樣的抗戰結果的爭論,因而也是國共兩黨政治對立全部曆史關係的最高錶現形態。本書對這一場長達兩年的政爭的發生、發展和終結,進行瞭全程的跟蹤考察,集中論述瞭國共兩黨是如何由政爭走嚮戰爭的。
民国群雄争霸,旷日持久地同时牵扯到战场和谈判桌的实在不多。以民国诸次内争中仅次于国共战争的中原大战为例,起因乃是1927年宁汉合流后汪派和蒋介石一系权力分配不均,产生矛盾;而阎、冯、李与蒋介石利益分配又不均,于是从1929年就有改组派掀起反蒋运动,及各路军阀比如李...
評分 評分民国群雄争霸,旷日持久地同时牵扯到战场和谈判桌的实在不多。以民国诸次内争中仅次于国共战争的中原大战为例,起因乃是1927年宁汉合流后汪派和蒋介石一系权力分配不均,产生矛盾;而阎、冯、李与蒋介石利益分配又不均,于是从1929年就有改组派掀起反蒋运动,及各路军阀比如李...
評分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和平建国、联合政府是武力此消彼长的产物,它想批判武力,最终只能被武力批判。 “谁能相信中国曾经离宪政如此近”?很遗憾,这个前景在本书描述的年代并不存在。只有企图走第三条道路的民盟,才会为联合政府这个海市蜃楼欢呼雀跃。然而,太祖和凯申其实早已...
評分春节前的最后一本书吧,对我来说,这本书精彩就精彩在邓野用近似辩论的语言,把两党之间每一次语言的较量化作辩论的交锋,深入解读政争背后的底层逻辑,好久没碰过辩论的我读起来还挺兴奋的。 毛与蒋两个领袖的战略预判,周恩来、王若飞、王世杰、张治中等人在谈判桌上的纵横捭...
難得超越意識形態並以史料研究國共政爭的學術書。國共皆受大國掣肘,外交是內政的延續。講到中蘇談判,蔣因為共而投鼠忌器,賠瞭外濛又沒換得東北和蘇對共的不支持,怪不得唐德剛說蔣拿瞭一手爛牌不說牌技也奇爛。國共爭端的背後最終還是靠武力說話,槍杆子裏齣政權真的在中國的土壤裏根深蒂固嗎?
评分蔣乃國民黨之共主,毛乃中國之獨裁者。勝負成為必然
评分目光如炬
评分這書真應該齣個英譯本
评分鄧野,重慶人,1953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