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etta Harrison is Fulford Junior Research Fellow at St Anne's College, Oxford.
How did the major political event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ffect the everyday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in China? Being a modern citizen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meant repudiating much of the very ritual that had previously defined one as Chinese. This book uses a wealth of new sources to look at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period and to detail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ever more activist state and its new citizens.
本文选自:刘文楠《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原文地址: http://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096 用新文化史方法,且试图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研究民国初期的政治文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出版于2000年的《塑造共...
评分本文选自:刘文楠《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原文地址: http://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096 用新文化史方法,且试图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研究民国初期的政治文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出版于2000年的《塑造共...
评分本文选自:刘文楠《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原文地址: http://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096 用新文化史方法,且试图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研究民国初期的政治文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出版于2000年的《塑造共...
评分本文选自:刘文楠《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原文地址: http://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096 用新文化史方法,且试图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研究民国初期的政治文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出版于2000年的《塑造共...
评分本文选自:刘文楠《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海外民国史近著评述》 原文地址: http://iqh.net.cn/info.asp?column_id=8096 用新文化史方法,且试图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来研究民国初期的政治文化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出版于2000年的《塑造共...
将近两年前的寒假,读了作者的《梦醒子》,个人觉得,对于沈艾娣,历史书写的优美是超过具有解释力认识的得出的。本书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写起,终止于孙中山归葬紫金山,讨论了民国男女形象的变迁、礼仪习惯的改易(历法、礼节)、政治身份的形成等,最后焦点对准国民党如何对原有政治符号进行再次利用和强化,与民国早前政治文化形成对比,突出政治主流的形成,政治符号在政府权威下的推广,民众自由政治表达和认同的终结,政治符号诠释权集中于一党,重塑民国为党国。政治仪式、符号和国民身份的互动是本书讨论的核心,发人深省之处在于前后两期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作者对于孙中山赴任和中山陵的奉安大典描绘尤为生动震撼。抛开形象、身份、以及如何选择和制造传统与记忆这样比较时髦的观点,作者对于蒋介石政府下的社会结构分析亦颇有新意。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分析在民国初年,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如何从王朝的臣民转变为现代国民。
评分重点在“making”,算是因此又挖了新坑
评分很多相当原创的观点,不知道怎么回事没译过来,也一直没出平装本。再读了一遍,明白问题在哪里了,她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评分一、二两章,还是在借用Anderson的理论再讨论市民建构。小插图比较好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