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崎潤一郎(1886-1965),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生於東京一米商傢庭。榖崎的創作傾嚮頹廢,追求強烈的刺激、自我虐待的快感,小說世界充滿荒誕與怪異,在醜中尋求美,在贊美惡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義。他的散文世界則洋溢著濃鬱的日本風,耽溺於陰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悅與民族的風情。 代錶性有短篇小說《惡魔》(1912)、《春琴抄》(1933),長篇小說《癡人之愛》(1925)、《卍字》(1928)、《細雪》(1942-1948)、《少將滋乾之母》(1950)、《鑰匙》(1956)、《瘋癲老人日記》(1962),隨筆評論集《陰翳禮贊》等。他的《源氏物語》口語譯本文筆明麗酣暢。1949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勛章。
榖崎潤一郎認為一切有陰翳纔好,在隨筆集《陰翳禮贊》中他錶達瞭對東西方文化比較中進行的反思,迴歸傳統的審美理念的願望,對東方的庭院式的、孤寂的美有著獨到鑒賞。他的文字優裕,從容,風趣,除瞭承繼日本古典散文的傳統外,也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在這本書中,不光可以領略到他優美細膩的文筆,而且裏麵還有對中國文化,如京劇、飲食及趣味的細緻刻畫,於不動聲色之中打動人。
「我们经常听到“历史情趣”这种说法,其实它指的是手垢的光泽。在中国有“手泽”的说法,在日本有“惯熟”的说法,它们的意思大概是说经过长年累月人手的触摸,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抚摩,油垢汗脂便自然而然地渗透进去,终于形成的一种光泽。换言之,它就是手垢。这么看来,“风...
評分大正七年10月9日,刚过三十二岁生日的谷崎润一郎第一次前往中国。他自东京的中央车站出发,坐海轮辗转朝鲜至奉天,根据《懒惰说》里的记载,谷崎乘坐京汉铁路高速列车的头等车厢,历经四十个小时,从北平抵达汉口,在如今京汉大道上留存的大智门火车站遗址处下车。这座完工于19...
評分色气这个词很难翻译成西方语言。 过去的男人既不喜爱女人的个性,也不会动心于女人的容貌美和肉体美。对他们来说,正像月亮总是同一个月亮一样,女人也永远只是同一个女人。他们于黑暗之中,感受其微息,嗅其衣香,触其鬓发,亲其肌肤……一旦天亮,这些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
評分1 谷崎润一郎1886年生于东京一个米商家庭,幼时家境富裕,后因生意失败导致家道中落,只能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但是又在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读到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他在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被称为日...
評分1 谷崎润一郎1886年生于东京一个米商家庭,幼时家境富裕,后因生意失败导致家道中落,只能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但是又在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读到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他在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被称为日...
喜歡這種清粥小菜迴味悠長的文字
评分老先生迷戀光綫的美色,如此樂於沉浸在不同季節不同場景的陰翳中,真是美不勝收。每個段落都像鋪展的舊照片,古式的微暗而打掃異常清潔的廁所、經歲月打磨過的木頭、紙門透齣的顆粒狀的空氣等等,深感字句間銜著微光,也對相通之處頷首領會。寫齣“何處清潔,哪裏骯髒,模糊地泰然處之為妙”的見解,總結中西方建築文化的對比,夏日納涼的心得,都很玄妙。特彆喜歡他贊美中國的用詞,同器皿上雕刻的詩詞一樣,深奧處含有淡弱的色彩。書中提到摺疊無聲的唐紙讓我想起前不久看過的一個節目,造訪日本手握壽司,音樂釀玄酒,傳統和紙,他們對東方文化的傳承與尊敬,對神明的信仰無一不在訴說匠人精神願為其窮盡一生的堅守。能樂的部分,更是不自覺就聯想起野村萬哉的狂言劇帶來的華貴美感。頓時明白為何平日裏偏愛日式傢居或畫麵,原來朦朧的光綫真的可以給
评分中學時讀的,特彆喜歡。
评分不是最好
评分期望值過高,難免有失落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