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园林设计师查尔斯·詹克斯,始终都站在建筑界乃至整个艺术界的风口浪尖上,引领后现代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思维及实践,通过一系列独到的分析和杰出的作品,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进化历程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力。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提到了三个我一直以来的关注点;1. 语言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或说破解世界的模式对建筑学的启发;2. 建筑学在大众与在专业内部的不同解码与接受,如何面对两种解码方式的矛盾与交汇(作者提出未来有可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分裂”般的激进折衷主义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可能解);3. 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关系。三点都有启发。尤其是最后把后现代比作中国园林空间令人惊喜。如果要找一条脉络的话,应该是“现代派的二元对立”与“后现代派的调和折衷”的 1. 二元对立;2. 后者对前者的调和折衷。
评分我怎么觉得此书充满了阶级斗争思想。
评分把建筑作为语言(作者说古典建筑是拉丁文),在今天已经不新鲜了。书中对现代性的批判虽无新意,但吐槽委实精彩。例如把悉尼歌剧院说是“乌龟交尾”,“今天的建筑恶俗粗野…因为是按不露面的开发者的利益,为不露面的所有者使用人制造的,并假设这些人的口味与陈词滥调等同。”…可惜只是一本选译啊。
评分翻译的有点晦涩。建筑本身一方面对同行的人展自己的见解,还要兼顾居民和大众,产生某种舒适新潮的生活方式,就要借用隐喻来搞的神秘一些。或者在视觉上另类一些。对中国园林的隐喻的解读就很到位,曲径通幽,移步换景,都是表象,内在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介于未知和已知之间,本人理解类似“红盖头”,需要互动方可感知。看的pdf扫描版,图片都糊住了。
评分《现代建筑语言》的七条原则中蕴含的后现代性比这本还要多。我认为,真正的后现代性,是建立在功能原则之上的部分解构,而不是整体解构更不是自欺欺人的装饰(结构的或纯粹的)!詹克斯所认为的、最广为接受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排斥古典和现代,一方面试图将古典的枝叶粘贴在现代的骨架上,更有极端者走向令大众作呕的当代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