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出版的《雕虫纪历》是作者的最重要的自选集,影响最大。第一辑的1930-1932年的作品十七首,除了第一首《纪录》、第二首《傍晚》,接着着重选了《寒夜》、《一个闲人》、《长途》、《酸梅汤》、《叫卖》、《过节》、《苦雨》、《西长安街》、《路过居》等九首表现“北平街头郊外,室内院角,完全是北国风光的荒凉境界”的作品,作者自谓“冷淡盖深挚”、“玩笑出辛酸”,并解释说“这阶段写诗,较多表现当时社会现实的皮毛,较多寄同情于同归没落的社会下层平凡人、小人物”(《自序》)。然而,对照作者这时期的全部作品可以看出,直接表现自我的作品也同样“较多”,为什么却选得如此之少?而在1984年这本自选集的“增订本”中,作者增加了这一时期这类表现自我的作品达十多首,原因何在?很显然是因为1979年的初版本没有完全“根据自己的艺术标准”,而在1984年的“增订本”则“应读者的要求”改正了。(高恒文 )
《雕虫纪历》,系作者自编,为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五八年所作诗汇集。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收诗七十首。一九八二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增订版时增入三十首。此次再版作者重加修订,又新增一首,共收一百零一首。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作为诗人,一辈子能有这样一些可以永远让后人不断吟咏的诗句,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就够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晚年的卞之琳,在一生诗歌创作回顾结集《雕虫纪历》的自序中,偏偏就对可能是一生诗作中最倍受嘉许的《断章》未有一丝一毫...
评分卞之琳诗歌的留白艺术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以其鲜明独特的知性冷抒情风格,写就了让世人汗颜的“雕虫”篇章。长久以来,解读研究其诗歌的论者们争论不止,《断章》等名篇更让几代人为之“喋喋不休”,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其作品...
评分昨日读罢《雕虫纪历》。卞之琳的诗集。这名字真适合女子,如果是女子就好了。想起韩心之。 第三辑很好,就这么写下去多好。第四辑却是一连串的颂词般的人物肖像,或许有真情,可美感顿失。如《论持久战的著者》,实在令人厌倦。读至第二辑《古镇的梦》,感觉哪里不太对。 写新...
评分卞之琳诗歌的留白艺术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卞之琳以其鲜明独特的知性冷抒情风格,写就了让世人汗颜的“雕虫”篇章。长久以来,解读研究其诗歌的论者们争论不止,《断章》等名篇更让几代人为之“喋喋不休”,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并不多见。其作品...
评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作为诗人,一辈子能有这样一些可以永远让后人不断吟咏的诗句,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就够了。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晚年的卞之琳,在一生诗歌创作回顾结集《雕虫纪历》的自序中,偏偏就对可能是一生诗作中最倍受嘉许的《断章》未有一丝一毫...
高中淘宝代购店得河北保定一书店出的二手版本,拆开包裹,书页里夹着一张小巧的女子相片,着实很卞之琳了。
评分自序有价值
评分重新认识了节奏。只是他太冷,太含蓄了...
评分大一现代文学的末考,任选框定的主题做论述,我迷迷糊糊地选了卞之琳,又迷迷糊糊地东拼西凑写了篇小文,拿了最高分,但我没读过卞之琳。如今在图书馆读完这本老旧的诗集,却一阵发寒,且不说38年以后的诗,那种冷肃中透露着一丝烟火气,唤起不充分的回忆,快要感到记忆的温度却又被挡在作者突然插入的他事之外。流逝与失落,在反复中“磨掉了多少时光”。(《一个闲人》)
评分民国时期都写得很好呢,新中国以后。。。跟穆旦的差距就拉开了。为什么新中国这么毁诗呢,好多诗人建国以后就萎了,这是为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