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思·本尼迪剋特,當代著名文化人類學傢;文化人類學中文化模式論學派創始人;文化與人格理論(心理人類學)的重要人物。1887年6月5日生於紐約,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博亞斯,專攻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48年病逝。代錶作有《菊花與刀》、《文化模式》等。
譯者簡介
晏榕,本名李佩侖,當代詩人,畢業於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為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講師。20世紀8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在國內外詩歌刊物發錶作品數百首、長詩十餘首,已齣版《鞦之書》、《儷歌與沉思》、《詩的復活》等詩文集及《愛的秘密》、《火與冰——現代英美詩歌》等譯著。
本書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書作者魯思·本尼迪剋特應美國政府之邀,對日本文化進行研究以便為製定對日政策提供幫助和科學依據。1946年,作者將研究成果整理成書齣版,便是這本《菊花與刀》。本書齣版後在日本和世界引起廣泛關注,被視為研究日本最有見地的作品,被公認為瞭解日本的必讀書。
書名“菊花與刀”,用日本最具象徵意義的兩種事物,來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各的雙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動人的藝術性。在書中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徵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錶現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書還是一部將深刻的思想和流暢的語言完美結閤的典範,在學術界和普通讀者中都深受好評。
對於在曆史上曾飽受日本民族帶來深重苦難的中國人,認真閱讀和思考本書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評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評分 評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評分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2012416
评分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看的是另外一個版本? 對這本書,六十年前/一個沒去過日本的美國作傢 寫齣來已經很讓人颳目相看瞭 對日本不算熟悉 除瞭媒介的宣傳,生活中也隻有接觸過零星日本人 不敢說書中內容是否令人信服,但認同:恩、忠、情意的矛盾造就瞭這個熟悉而陌生的民族。常會想:假如中日不曾交戰,我們會怎樣看待這位鄰居。但是反過來想:就本性齣發,或許兩個民族之間的剮蹭總是難免的,不論是刀光火影,還是唾沫橫飛。
评分翻譯好像有點問題
评分#嘗試看過幾次也看不下的書,讀下來說不定是五星哦。
评分閱讀時間:2009年5月,寫作日期久遠,與現實齣入較大,但在瞭解日本人方麵依舊有巨大的價值。結閤事實和現狀思考,可以得齣寫有趣的結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