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社会

健全的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逃避自由》、《自为的人》、《精神分析与宗教》、《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艾里希·弗洛姆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14
译者:孙恺祥
出版时间:2011-9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5400
丛书系列:译文心理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弗洛姆 
  • 社会学 
  • 艾里希·弗洛姆 
  • 心理 
  • 社会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健全的社会》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状况的一次有力的探索。

精神健康的问题是否只涉及某些“不适应”社会的个体?社会作为整体是否会患上精神病?对此,弗洛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现代社会使人们与自己创造的事物、自己建立的组织、其他人,甚至自己疏离开来。现代资本主义造就了“可支配的人格”。对这种趋势放任自流的结果将是为异化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失常的社会。在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各种社会组织方案后,弗洛姆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在理想的社会中,个人不再是达成其他人的目的的手段,个人的幸福是社会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的经济增长不应凌驾于个人的发展之上;在精神健全的社会中,个人应当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

作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对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看法与传统的弗洛伊德派的观点有根本的区别。后者将性欲视做人的感情和欲望的基本动力。对此,弗洛姆明确提出: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植根于他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自人类生存的特殊环境。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列举人源于自身处境的五种主要需求。 首先是交往的需求。也就是和他人建立关系,摆脱孤独和不安,有点类似马斯洛说的安全需求和爱及归属感需求的结合。人为什么要寻求和他人的联系呢?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有前后两条路可走。...  

评分

一般来说,我们会以社会标准衡量个人;一个人是否正常要看他能否适应社会,发挥其社会功能。但我们总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假如社会本身就不正常,那它的标准能证明什么呢? 「精神健康的特点是:有爱与创造性,能够脱离同部族及土地的乱伦关系;有自我身份感,这种身份感来自自...  

评分

评分

读过他的《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正在读《自我的追寻》 第一印象是,这老家伙真能写,而且是啥都能写。另外就是他的论证还挺流畅的,不会像一些哲学家那样为了满足严谨性和独创性,用超长的从句和匪夷所思的自创概念来混淆视听。而且易懂的同时也没有失掉逻辑...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 B84-067/5034

评分

人本主义也有点契合很喜欢的尺度问题的思路。虽然solution不够,但适合自省。有尊严地生活,爱的能力,理性地看待事物,选择和创造,自我认同感,自发地体会和享受生命, 也是我的理想啊。

评分

多少人削足适履

评分

我们的征途根本不是什么星辰大海,而是要塑造健全的社会,让人得以在其中完全自由地发展。在对病态的现代社会中人被异化这一事实进行陈述和反思后,弗洛姆没有像马克思·韦伯那样,对人类的前途做出前景黯淡的悲观预言,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几千年前,上帝对一个小部落说道:“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而你选择了生。”这也是我们的选择。”

评分

“人类面临最根本的抉择,这不是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作一抉择,而是要在人的机器化与人本主义的公有制社会主义之间做出选择。眼前的很多事实表明,人正在选择使自己成为机器人的方向,这就是说从长远观点看,人正在走向疯狂与毁灭”——艾里希·弗洛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