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適之,1891-1962)是廿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也始終堅持宏揚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輟,影響深遠。曆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駐美大使、北大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不幸猝逝於颱北。
潘光哲,筆名彭廣澤,男,1965年生於颱北市。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博士(2000年),曾任颱大曆史係兼任講師(1992~1995)、“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2007~2008)。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鬍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颱灣史。編著有《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颱北:三民書局,2006)、《“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颱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簡體字版:《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與《容忍與自由:鬍適思想精選》(颱北:南方傢園文化公司,2009)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鬍適與他的論敵,ISBN:9787800095191,作者:歐陽哲生編
《容忍与自由》是潘光哲先生编选的胡适读本。潘光哲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适纪念馆的主任。纪录片《胡适之传》中他出镜讲胡适,比想象的年轻多了,谈议风生很陶醉的样子。怎么不呢?一个从小学起就开始以读胡适为乐,一直幻想拥有一套《胡适文存》的孩子,长大后成了胡适...
評分相比书名所要表达的"容忍"和"自由", 我在书中更多的看到了他所介绍的实验主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潜在的解决方法)-求证-问题解决. 不论是他在"问题与主义""谈谈实验主义"等篇章的直接探讨, 还是他通过自己考证<红楼梦>的过程间接展示出来的治学方法, 都在强调实践这一方法的重...
評分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两天了,可是心中总是有些愧意。用匆匆忙忙的五个小时,说是读,倒不如说是浏览。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应该再认真的研读一遍。而之所以匆忙的开打写字板,写下一些文字,是因为胡适先生提到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想和大...
評分悅讀,悅讀,真是悅讀。應該添加那個副題——鬍適與他的論敵。
评分: C530/7775
评分民國時代我最喜歡的兩個人 魯迅和鬍適,鬍適文風從容而有邏輯性,不像同時代的很多人,信口雌黃。
评分看看民國的文人是如何吵架(論國事)的,再看看今天,正經媒體沒剩幾個,網上罵戰亂七八糟,而那些擁有十萬+的自媒體,比如某咪寫的東西,你不得不相信,曆史是在退步。
评分這本書,裏麵收錄瞭 鬍適先生與彆人的論戰文章,我個人以為 當時的大學問傢,學以緻用的傾嚮太強,反而妨礙瞭問題的深入討論。此書中,很多算是政論文章,科學與玄學之爭,反而張君勱先生的學問是真正深入的。丁文江等人的批判還是 類似於18世紀的法國啓濛思想傢,迷信科學萬能。張先生的文章 承襲瞭 康德的思路,他的玄學也可以劃入到物自體的範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