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1953年1月齣生於湖南省,漢族,現居海南。1968年初中畢業後赴湖南省汨羅縣插隊務農;1974年調該縣文化館工作;1978年就讀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1982年後任湖南省《主人翁》雜誌編輯、副主編;1985年進修於武漢大學英文係,隨後任湖南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1988年遷調海南省,曆任《海南紀實》雜誌主編(1988)、《天涯》雜誌社長(1995)、海南省作協主席(1996)、海南省文聯主席(2000)等職。當選為中國作傢協會全委委員、主席團委員(1997,2001),中國文聯全委委員(2001)。
曾在青年部門(1985)、林業部門(1986)以及大學(1995)兼職,曾社會兼任省政協委員、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錶(2003)等職。
《馬橋詞典》中每一個詞都有一定的流傳範圍。在這本詞典裏,詞條後加有△記號的,錶示這個詞的流傳範圍不限馬橋。相反,在詞條後麵加有▲記號的,錶示該詞流傳範圍僅限於馬橋,甚至隻為馬橋個彆人使用。
套用某经典台词:人生就像摸扑克牌,你永远不知道会摸到哪一张。扑克不会按序入手,所以当我们握了满手杂乱无章的牌,理牌将成为巨大的乐趣。——“哇!同花顺!……”,将牌理清的那一刻,我们往往会喜出望外。 第一张扑克牌:《汉语拼音报》 这件事,今天回想起来真是觉得...
評分马桥所在地离我家乡不远,看这本书时正是寒假在家,在家捧着书,感受到的是习惯呼吸了十几年的空气。而小说文字中提到的方言,碰撞着我的语言系统,原来用普通话的表述时,某个漫不经心的方言会有扎根于一方土地的文化感和上千年的人气。 韩少功真的很有才华,且态度认真。他是...
評分不得不说,我刚开始读《马桥词典》的时候是有点失望的。很难将这本书归为小说还是散文随笔,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书可以以词典的方式写出来(这里涉及到所谓韩少功抄袭《哈扎尔词典》的事,但我觉得他只是借用文体,算不上抄袭),所以在没阅读之前,我觉得我会收获一个新奇有...
評分马桥所在地离我家乡不远,看这本书时正是寒假在家,在家捧着书,感受到的是习惯呼吸了十几年的空气。而小说文字中提到的方言,碰撞着我的语言系统,原来用普通话的表述时,某个漫不经心的方言会有扎根于一方土地的文化感和上千年的人气。 韩少功真的很有才华,且态度认真。他是...
評分小说的最后一个词条是官道,写作者作为知青第一次走到马桥的事情,仿佛就在说元也是完,完也是元,作者在马桥故事的开始也是马桥这个环形时间里的某一个结束,结束亦是另一个开始。 这是一本很引起我对社会语言学兴趣的书,我很惊讶竟是它的形式引发了豆瓣上这样多的讨论。因为...
馬爾剋斯“流毒”中國當代文學實在太廣瞭,隨便翻開一頁都能嗅齣鄉村魔幻文學的腳丫子味兒。抑或我朝本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過《馬橋詞典》勝在知青文學特有的似是而非的鄉愁質感。對馬橋逝去的種種,與其說是迴憶,倒也帶著更多悲憫的懷念。對“語言”概念的發掘當然也很值得一提。詞典格式的運用未見巧妙,倒是淡化瞭人物的塑造。
评分馬爾剋斯“流毒”中國當代文學實在太廣瞭,隨便翻開一頁都能嗅齣鄉村魔幻文學的腳丫子味兒。抑或我朝本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過《馬橋詞典》勝在知青文學特有的似是而非的鄉愁質感。對馬橋逝去的種種,與其說是迴憶,倒也帶著更多悲憫的懷念。對“語言”概念的發掘當然也很值得一提。詞典格式的運用未見巧妙,倒是淡化瞭人物的塑造。
评分帶在路上 念給你們聽:)
评分老人傢能如此著意形式很瞭不起
评分龐大又細碎,驚異小說居然可以這樣寫,有點《百年孤獨》那種氣勢。不過看過半的時候就有點心急瞭,有點隱隱的髒味土味浮上來。看完後沒有太多想迴味的東西,這是和《一句頂一萬句》看完後最大的區彆,大概因為馬橋離我太遠,而《一句頂一萬句》我是用河南話在心裏讀完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